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女長毛」雷玉蓮及另一市民昨到基真小學校外貼上標語和繫上黑絲帶,要求校方就女生墮樓一事公開道歉。(鄧宗弘攝)
放大
 

其他新聞
新學年新期望 宣傳敬師抗怪獸家長
時事通識教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教局指引﹕勿過分安慰圖自殺生

【明報專訊】教育局日前更新《學校行政手冊》,當中有關「學生自殺個案」部分,有一指引提醒教師「不應在事後對意圖自殺的學生給予過分的安慰」,臨牀心理學家葉妙妍認為,此做法適用於以自殺引人注意(attention seeking)的學生,但應為確有自殺意圖的學生安排輔導,手冊內容或令教師誤會。

教局﹕或令學生誤當尋關心方法

教育局回應,對於意圖自殺的學生,學校應於事後給予適當的安慰,但過多的安慰有可能令學生誤以為自殺行為是獲得關心的方法,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員應按個別事件判斷。

此外,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一級專任導師莊耀洸認為,教局的《手冊》及《學校危機處理電子書》中,都沒提及學校可向律師諮詢意見,惟發生危機時,學校須向外或家長交代,往往因不諳法律而「說錯話」。他建議學校遇事勿先承認或拒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也不可與涉事者商討賠償,否則有可能不獲保險賠償。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認同此說法,他提醒學校勿稱可負起任何責任,但可以說「對不起」。教局回應,《手冊》訂明學校有責任把意外事件通知保險公司,並按保險公司所訂的細則處理。

心理學家﹕手冊或令教師誤會

教育局早前修訂《手冊》,在「學生自殺個案」部分的「不應做的事項」,提醒教師「不應低估任何意圖自殺的個案及其後果的嚴重性」,但同時指「不應在事後對意圖自殺的學生給予過分的安慰」,莊耀洸質疑後者可能令教師安慰學生時「點到即止」。葉妙妍說,該句會使沒讀過心理學相關課程的教師不明所以,她估計該句是提醒教師,要了解學生意圖自殺的原因,若學生以自殺引人注意,教師便不應每次都「大費周章」地關懷,否則會令其誤會這是可令人注意自己的有效方法,反而要為有關學生安排輔導。葉建議可指引修改用語或加以解釋。

莊補充,學校遭索償時,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可能要負上民事責任,建議《手冊》及《指引》提醒學校,在危機事件後盡快向校董會交代。

 
 
今日相關新聞
教局指引﹕勿過分安慰圖自殺生
基真家長盼校方交代釋慮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