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淨選盟發起示威抗議首相納吉布涉嫌貪腐,要求他下台,號稱有20萬民眾參加,連90歲高齡的前首相馬哈蒂爾也亮相聲援,引起一陣哄動。雖然在政治鬥爭中,敵人的敵人往往被當成是「朋友」,但正如一些反對派人士所言,大馬今時今日的腐敗問題,有部分就是源於馬哈蒂爾20多年強權統治扼殺了民主空間,將馬哈蒂爾視為「同路人」,恐怕只會損害這場運動的道德權威。
在位扼殺民主 反對派難視同路人
過去數月,馬哈蒂爾不斷抨擊納吉布治國無方兼捲入一馬發展公司貪腐醜聞,聲言大馬「民主已死」,然而說到扼殺民主和言論空間,馬哈蒂爾恐怕才是真正的「老前輩」。1987年,馬哈蒂爾政府展開了「茅草行動」,大舉搜捕反對派黨員及社運人士,英文《星報》、中文《星洲日報》及馬來文報《祖國日報》均被勒令關閉。此外,馬哈蒂爾任內還以「報道對大馬不友善」為由,將當時的《遠東經濟評論》和《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列入黑名單。馬哈蒂爾其中一名兒子還因為不滿《亞洲華爾街日報》的裙帶主義報道指控,控告該報「誹謗」。
馬哈蒂爾指控納吉布家族生活奢華腐敗,但當外界質疑其兒子坐擁龐大財富時,馬哈蒂爾卻罔顧次子Mokhzani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事實,否認兒子是億萬富豪。有民間團體就懸紅希望國民能提供馬哈蒂爾出任首相22年間貪腐斂財的資料證據。在不少反對派眼中,馬哈蒂爾和納吉布不過是一丘之貉。
一些評論分析便質疑,馬哈蒂爾大力想拉納吉布下馬,是出於私心私利,其中一個說法,就是他想讓其兒子、現任吉打州州務大臣慕克里(Mukhriz bin Mahathir)上位,最終接掌相位。當然此說法帶有陰謀論色彩,亦很難證明,但馬哈蒂爾不容別人挑戰權威、偏離他所定下的國策路線,也是鐵一般的事實。1986年,大馬深陷衰退危機,馬哈蒂爾跟有「大馬經濟之父」之稱的內閣大臣東姑拉沙里就因為處理經濟問題反目,並爆發激烈權鬥(最終東姑拉沙里落敗);1998年他將「準繼承人」副首相安華攆走,除了涉及權鬥,原因之一還包括兩人在應對金融風暴和經濟路線上迥異。
聲援示威 被指為兒子鋪路拜相
雖然馬哈蒂爾2003年辭任首相,但卻「退而不休」堅持要當造王者,捍衛他廿年統治所奠下的國家發展藍圖。馬哈蒂爾與繼承人巴達維最初雖相安無事,但不久就開始對巴達維施政指指點點,在2008年大選失利後更是火力全開,最終由他屬意的納吉布於2009年接任。未料6年後馬哈蒂爾又將矛頭指向納吉布,據大馬媒體的說法,馬哈蒂爾決定逼宮的導火線,就是納吉布沒有守諾,在大馬領土水域內興建星馬「彎橋」、落實馬哈蒂爾在任時承諾的發展大計。
納吉布獲中央幹部力撐 馬難逼宮
可是時移勢易,馬哈蒂爾在國民陣線和巫統的造王能力,似乎已大不如前。事實上,馬哈蒂爾「倒納吉布」攻勢超過一年,但一直未能真正撼動對方,現時國陣和巫統內擁護納吉布的明顯是多數,反而支持馬哈蒂爾的高層和內閣部長卻甚少,公開要求納吉布交代「一馬事件」的副首相慕尤丁早前也被免職。
馬哈蒂爾據報本月中曾與同屬元老級的東姑拉沙里洽商,同意拋開分歧聯手攆走納吉布,某程度只反映了馬哈蒂爾「倒納」乏力,連昔日宿敵也要找來幫忙。雖然馬哈蒂爾在國陣內仍獲得不少草根擁護,但納吉布卻透過提供大量選舉資源,成功贏得大多數中央和地方黨幹部力挺。馬哈蒂爾要在國會發動不信任票去攆走納吉布,實是談何容易。
筆者按:今天的文章是筆者為明報國際評論專欄撰寫的最後一篇,感謝讀者近兩年半來的閱讀和賜教,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