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電話騙案急增,有外地騙徒利用程式修改來電號碼,假裝為本地致電或偽冒內地官員,騙取金錢。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昨透露,通訊辦正與電訊營運商研究,於來電顯示頁面新增代表從外地來電的「+」符號。如果市民發現來電顯示為本地號碼但有「+」符號,即可提高警覺。另外,通訊局正研究重新編配電話號碼資源,包括將現時由傳呼機使用的「7」開首號碼,部分調配予流動電話服務,年底諮詢公眾。 警方早前公布,上月首28天錄得729宗假冒內地官員及中聯辦的電話騙案,共263人被騙,受害者多為50歲以下女性,損失金額達8540萬元。何沛謙說,知悉不少騙徒由外地致電來港,建議在來電顯示中新增「+」等符號,區別外地來電,以助市民提防,詳情需與電訊商磋商。 7、4開首號碼 部分調予手機 此外,流動服務需求持續增長,通訊局預計現時編配給流動電話的號碼資源只可維持至2018年。通訊辦正研究重新編配閒置的號碼段,包括將現由傳呼機使用的「7」開首號碼及「4」開首號碼,部分調予流動電話服務。另外,電訊商向通訊辦索取額外號碼時,其已經獲配的號碼須有一定比率已經使用,通訊辦正研究提高有關使用率要求,期望上述措施可延長現時8位數字號碼的使用期。方案將於今年第四季展開公眾諮詢。 投訴廣播機構 一年1.5萬宗 通訊局昨公布,去年7月至今年6月,接獲2782宗與電訊服務相關投訴,按年跌30%,當中涉及帳務糾紛及合約糾紛個案分別跌42%及38%。何沛謙表示對跌幅感到鼓舞,相信因市民對流動服務的警覺提高,例如留意是否不慎開啟數據漫遊,「震撼」帳單減少;加上局方制定多項實務守則,提高合約的透明度,盡量減少糾紛。 通訊局過去一年另接獲15,373宗與廣播機構相關的投訴,當中8478宗投訴節目偏頗,近半為有關佔領行動的新聞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