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龍德義認為,香港初小數學教育較重視算術,如加減乘除,小五小六才開始學代數、解方程式,學生基礎較穩固,但部分國家例如美國更早教授代數,反令學生混亂。他舉例,題目問「用了3元後,還剩2元,原本有多少元」,初小港生不懂得用代數,就用逆向思考來計算,美國小學生則會直接用方程式解決,惟逆向思維是學數學的基礎能力之一。 先重算術 逆向思維更好 龍德義又說,相信港生成績優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港數學教師經常鑽研教學方法,並互相交流。他舉例,過去教三角函數時,多數教師都會將直角三角形固定位置來教,雖易理解,但學生卻往往會以「打直」、「打橫」的邊作標識,應用上會遇困難。有教師在教學時發現不固定的三角形位置能令學生更易理解,此方法交流後得到推廣。 教育學院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馮振業說,港生雖表現出色,但在限時測試中取得高分,其實可通過反覆操練達到。他指港生常自小學開始操練,經過「題海戰術」訓練後,在測試中可「條件反射式」答題,速度自然較其他地區的學生快,故測試成績好並不代表思考能力、學科創造力好。 學者:自小操數 不反映思考創造力 此份報告沒有將中國列入排行,但有指出上海曾參與2012年PISA調查,數學獲613分、科學獲580分,綜合成績比排首位的新加坡更好。但報告認為上海是全中國最富庶的地方,難以從上海推斷全國表現。 教院科學與環境學系副系主任楊友源說,新加坡學生數學成績雖稍高於港生,但在統計學上不顯著,報告其實反映了在2006至12年間,港生數學成績有進步,新加坡學生則沒有。他認為值得關注的反而是上海學生比香港學生優秀,兩者差距顯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