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非洲國家醫療體系本來已經比較脆弱,醫療人員受感染倒下,更令醫療體系雪上加霜。
放大
 

其他新聞
當年今日﹕High Island Reservoir comes into operation
放眼世界﹕遊意大利小鎮
時事點對點 答題指引
集師廣益﹕從《娛樂至死》到用娛樂來反抗
常識學堂﹕天水圍趁墟去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通識百科﹕伊波拉對西非的衝擊

【明報專訊】˙學習單元:公共衛生、全球化

˙學習概念:傳染病

伊波拉1976年在非洲國家扎伊爾(即今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身)首次出現。當時疫情發生在伊波拉河附近一處村莊,由此而得名「伊波拉」病毒。伊波拉一直在非洲有零星的爆發,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加蓬、蘇丹、科特迪瓦和烏干達等地確診,一般死亡率達五成。2014年3月,伊波拉再次在西非大規模爆發,至2015年2月1日已有5個國家超過2.2萬人受感染,近9000人死亡,當中包括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另外,亦有美國的醫生受感染,引起全球關注。

疫症帶來三重影響

伊波拉對西非地區的公共衛生系統產生以下的影響﹕

公眾層面﹕伊波拉大規模蔓延提高了當地人對公共衛生的警覺性。疫潮爆發後,不少西非地區的公眾意識到,只有做好各種防範措施和掌握最新的健康資訊,才能有效控制和預防傳染病。除了提升健康意識,傳媒的報道和通報機制亦令公眾得以在短時間內掌握最新健康資訊,警惕及提早防範,疫症造成的傷亡也得以減少。

政府層面﹕伊波拉蔓延後染病者大增,當地政府要作出適當措施(例如做好病人的隔離),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傳媒的報道和政府的健康宣傳等,向公眾發放有關資訊和指引,加強公眾的關注和促成注意個人衛生等行動。

國際層面﹕隨荌篕P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關係愈來愈密切,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無國界醫生、紅十字會等憑他們相對非洲國家而言較為充足的資源和號召力,在預防及控制伊波拉工作上作出貢獻,而爆發疫情地區的公眾以至各地政府,亦愈來愈關注能否得到國際的協助。

由此可見,伊波拉的疫情在短期來說雖然對西非地區產生不利的影響,但長遠來說,卻對當地的公共衛生發展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文﹕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李偉雄

■片集﹕《新聞透視.伊波拉解毒》

製作﹕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

日期﹕2014.09.04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百科﹕伊波拉對西非的衝擊
對抗伊波拉的鬥士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