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鼠疫(plague)由鼠疫耶爾森桿菌(Yersinia pestis)引致,老鼠或人類被受感染老鼠身上的蚤咬傷就會將疾病傳播,人類皮膚的傷口若與帶菌動物的體液或組織接觸,亦會感染鼠疫。歷史上曾有3次鼠疫大流行,分別為541年、1334年及1860年,並在1894年傳播至香港。1894年至1920年代,香港鼠疫為患,導致逾2萬人死亡,是開埠以來最多人死亡的瘟疫。當時上環太平山一帶人口眾多,衛生環境欠佳,故災情嚴重。因此,政府收購該區樓宇並夷為平地,實行家居清潔措施。 2000年起,香港食環署推出18區鼠蚤指數和鼠患參考指數(Rodent Infestation Rate)調查,以監察鼠蚤和老鼠為患的情G。國際上沒有通用的鼠患參考指數,食環署參考各地所採用的方法再根據香港的實際情G制訂指數。食環署考慮本港的天氣、環境及老鼠習性等因素,總結採用鼠餌被老鼠咬囓的比率作為指數是最適合香港的方法。 根據食環署資料,市民防治鼠患有數個方法,最直接是使用毒餌或捕鼠器滅鼠,但治標不治本,而且效用短暫。要真正改善衛生環境和杜絕老鼠,就要堵塞鼠類匿藏之處及限制其活動地方。 ■相關概念 疾病傳播(disease spreading) 環境衛生(environmental hygiene) 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歸納本港近年鼠患情G。 2. 鼠患與香港的公共衛生有何關係?請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食環署,全年鼠患參考指數﹕www.fehd.gov.hk/tc_chi/safefood/photo_page/risk-pest-rodents_rir.pd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