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2013年,東京2020申奧委員會選出多啦A夢為申奧形象大使,稱其「展現日本的核心價值─尊重和友誼」。
放大
 

其他新聞
觀點與角度﹕廉署 新挑戰
評論節錄
人物X概念.跨性別人士梁詠恩:改變源於站出來
概念解碼﹕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學生投稿﹕不承認其國民的國家還算是國家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從多啦A夢 看全球化

【明報專訊】為膾炙人口的日本卡通角色「叮噹」配音逾30年的資深配音員林保全離世,陪伴幾代港人成長的聲線永成追憶,不少網民留言悼念。到底「叮噹」如何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從昔日的「叮噹」到今日的「多啦A夢」,「人人期望可達到」的藍色機器貓在中港台家傳戶曉,背後是日本動漫文化全球化的體現。

文化輸出×影響力

「多啦A夢」(舊稱叮噹,台灣和內地稱「哆啦A夢」)是一隻來自22世紀的藍色機器貓,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角色。《多啦A夢》漫畫自1969年起在日本小學館雜誌連載,1973年推出電視卡通,1980年首次搬上大銀幕,至今仍不時推出新作。動畫化以更大的力量將多啦A夢推向世界,目前有約50個國家/地區曾引進多啦A夢動畫。

多啦A夢風行不少亞洲國家,非日本主動輸出,首要歸功於盜版商,其盜版漫畫最早出現在1970年代初的香港,其後陸續見於台灣、韓國、泰國、中國大陸和印尼,受歡迎程度歷久不衰。除動漫作品外,相關電子遊戲和周邊產品也甚受歡迎。2014年,3D電影《Stand By Me多啦A夢》在泰國公映,有銀行推出多啦A夢卡、戲院推出多啦A夢造型爆谷杯等。

輸入亞洲﹕因文化親近?

對於日本動漫輸入亞洲,有學者認為香港、台灣、韓國及新加坡等中華文化傳統較強的地方,動漫流行是因為「文化親近性」(cultural intimacy),擁有相近的價值、信念及社會組成模式,如《多啦A夢》中常被父母責罵成績差的大雄,在強調考試成績的亞洲就較有共鳴。同時,《多啦A夢》遲遲未進入美國,被指與大雄依賴心太重、毫不獨立的性格與歐美人不符有關。

不過,有論點指出「文化親近性」不適用於東南亞如菲律賓及印尼,日本動漫在東南亞流行,是因為其「西方亞洲化」元素﹕日本擅長把西方文化和亞洲價值融合於其文化產品,令亞洲國家較容易吸收西方文化。不少起源於西方的科技、知識及文化,經日本本土化及減少西方色彩,讀者較易接受,例如早年香港很多年輕人因《男兒當入樽》愛上NBA。

輸入西方﹕日本化vs.去日本化

日本是動漫產業第一大國,但1960至70年代,日本動漫在歐美地區全無地位,至90年代中的《寵物小精靈》才打破局面,近年在中港台大熱的《火影忍者》和《鋼之鍊金術師》也在歐美流行。

文化全球化被指使全球文化趨向一致,但異地風情也具吸引力,可推動一地文化之傳播。浸大學者張志偉指出,就日本動漫輸入西方有兩派理論﹕「日本化論」認為動漫充滿日本特色,讀者喜歡是因為其異地情調;日本動漫中描述的勇氣、忠誠及熱血,其實是「武士精神」的現代版。

另一派則認為日本刻意製造「無國族色彩」或「去日本化」動漫,故能廣泛流通西方,如全球大熱的《寵物小精靈》就無明顯日本元素。情G正如美國荷李活電影在非西方國家一樣大受歡迎,因打鬥、科幻、愛情等「普世」元素容易理解接納。

本土化/在地化

文化產品/服務在開拓新市場時,往往需要因應不同地區的風俗和法律等,針對推出符合該地文化的新產品,此過程稱為「文化本土化」或「文化在地化」。

中大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是叮噹迷,他在報章撰文表示,一部成功的動畫,需要有全球影響力,少不了在地化的過程,但本地化和維繫原有風格之間的分寸難拿迭C《多啦A夢》打入香港,也經歷了這過程。

翻譯去語言障礙 加入本地特色

外國人看日本動漫,不得不依靠翻譯、配音及字幕的幫助,而配上廣東話的日本動畫比漫畫更本地化。早年很多動漫角色都有港式名字,如《足球小將》中「小志強」(日向小次郎)、「戴志偉」(大空翼)家傳戶曉,但其原來的日本名字鮮為人知。

1976年,香港《兒童樂園》引入《叮噹》漫畫,為主角取名大雄、靜宜(靜香)、牙擦仔(阿福/小夫)及肥仔(技安/胖虎)。「多啦A夢」在香港成為「叮噹」,正正是「本地加工」。1980年代,「叮噹」隨強勢的香港流行文化傳遍中港台,回歸後,動漫翻譯則多跟隨日文直譯。

港式配音 二次創作

本地電視台、電影發行商習慣為外購作品(電視劇集、動畫、迪士尼動畫等)配上本土語言,配音時又加入地道笑話、通俗俚語等本地元素,觀眾易消化亦倍感親切。

此做法可能被批評令作品失去原味,但文化與文化間的「交流」,衍生「雜種文化」(hybrid culture),豐富人們的娛樂體驗。

多啦A夢@美國

不同地方版本的《多啦A夢》各自有「在地化」處理。《多啦A夢》動畫2014年正式進軍美國,以英語播放。為反映美國文化和生活習慣,角色、招牌道具及部分故事情節都有改動,例如大雄一家吃飯時,手上的筷子變成叉、多啦A夢吃豆沙包變成吃意式薄餅(上圖)等。

爭議﹕本地化 失原著特色?

一地有一地的文化,影音作品、動漫等作為文化載體,在翻譯、配音等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本地化」,往往擺脫原著特色,難保原文精髓。而對話、不同語調背後所反映的文化特色也被淡化,例如因各地方言、年齡、性別和身分不同所呈現的語言差異(如日本和韓國有「敬語」),便很難在中文翻譯中完全體現。

語言以外,歷史、習俗、價值觀等文化鴻溝,也非「全球化」可以拉近。例如日本一些描繪古代歷史,或相撲、欖球等體育運動的劇集、動漫、電子遊戲等,港人對之認識不多,難以明白,在香港也屬冷門。今日不少網絡字幕組為方便觀眾理解劇情,會在畫面加插專有名詞的註釋,正是文化分野的反映。這也是日本動漫在各地要「本土化」的原因之一,以創意突破語義、文化上的限制。

軟實力×動畫外交

日本以向外輸出動漫來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競爭力。2005年,日本免費提供《足球小將》卡通予伊拉克電視台播放,以鞏固兩國友誼。2006年,時任首相麻生太郎提出「動漫外交」策略。2008年,日本外務省任命多啦A夢為「動畫外交大使」,將日本的卡通文化介紹給全世界。

「動漫外交」讓日本流行文化在全球不少國家,尤其是東亞地區廣受歡迎,有助提升日本國家形象,但此舉也引起質疑。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從多啦A夢 看全球化
爭議﹕輸出價值觀 屬文化侵略?
時事議題.多啦A夢在香港﹕集體回憶
時事議題﹕多啦A夢
模擬試題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