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校記:鄧安恩
學校:沙田崇真中學
以現時一杯售20.5元的咖啡為例,種植咖啡豆的農民實際只會收到0.1元。這個情G不是個別例子,而是絕大部分較落後國家的農民正面對的苦G。
所謂「公平貿易」,是指原材料和食材的生產者有權享有合理的工作環境及回報,不應在貿易過程中長期處於被剝削的位置。香港公平貿易聯盟項目主任葉芷華指出,全球有14億至15億人從事農耕,收入理應足以餬口,但當中有八成人活在貧窮線下。每日收入不足港幣10元,足以維持生計嗎?「就算在印度、尼泊爾等生活指數較低地區,亦未必可以生存得到」。
葉芷華表示,落後國家的農民往往因教育水平低,且當地資訊不流通,他們不了解自己生產的產品出售價格,在貿易過程中長期處於被剝削的位置,「情G就像在香港,人們亦不會知道他們所吃背後,生產者的收益這麼少」。她亦補充,國際間欠缺法例規管收購商牟取暴利,再加上天氣、政治等因素,農民工作環境不佳,非法勞工及童工問題屢見不鮮,長遠亦削弱其議價能力,造成「不公平貿易」的惡性循環,「農作物存貨期短,令農夫急於趁貨品仍然新鮮時賤賣,避免手中存貨隨荇伅▲i一步跌價,令收益愈跌愈低」。
現時不少大型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等有售如茶包、食用糖等公平貿易產品,甚至在連鎖便利店,都可以買到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巧克力。它們的售價與一般同類產品相若,但分給農民的利潤卻差天共地。
國際間現行的公平貿易中,生產者有能力為自己的產品定價,而已加入相關組織的收購商則會跟足市價收購其產品。葉芷華認為,公平貿易的概念不但在發達國家開始流行,更已推廣至生產者層面:「不少較落後國家如斯里蘭卡,當地已成立公平貿易合作社,團結起農民並提升其議價能力。」以斯里蘭卡的公平貿易合作社為例,當地生產的農作物,公平貿易會多付兩盧比(當地貨幣單位)購入,多出的兩盧比會撥入合作社的基金,讓農民自行決定發展哪些社區項目,藉此改善工作環境及促進福利等。
而在香港,為了喚起公眾對公平貿易的關注,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特別與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合辦咖啡渣紮染工作坊,採用由連鎖咖啡店收集得來的咖啡渣,以天然方式為布料染色,過程不添加人工色素。
葉芷華表示,農民在對外貿易中收入長期低下,便會想些提升農作物市場價值的方法,「他們為了改善生活,會採取一些令農作物更值錢的方法,如基因改造及施肥等把(農作物)體積弄大」。而不少貧農皆以種咖啡豆為生,「希望透過工作坊讓不太珍惜食物的市民反思一粒看似微不足道的咖啡豆,其實對每名農民來說極為重要」。
■評語
公平貿易是一個重要的題目,不過也是十分難在一篇短文章內表達。校記恰到好處,用淺易文字說明了問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及教授 馮應謙
文筆及結構流暢,資料豐富,能深入淺出及有條理地對重大議題進行分析。——琤芼行企業責任主管 何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