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韓國民運領袖、亞洲民主網絡事務總長申亨植強調,由於歷史背景、地域和時代不同,今日香港的民運前景,甚至比當年韓國還要艱難。 貧窮只顧溫飽 富後重視政治 申亨植認為,韓國成功的民主化轉型,與韓國整個社會的產業化分不開。「貧窮的時候只能顧溫飽,經濟騰飛之後就開始重視政治追求。」申亨植舉例說,1980年代之後,愈來愈多韓國人出國旅遊、求學乃至工作,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到了1985年的國會議員選舉,金大中、金泳三所在的,原本甚少人支持的民主黨派,透過選舉獲得40%席位。然而,現時香港卻因貧富不均,日漸分化,中產力量反而趨向薄弱,因此,難以聚集壓倒性的民意基礎。 他承認,韓國民主運動恰逢民主自由思潮風行全球的80年代,當時的學生較為理想化、浪漫主義。然而,現今包括香港、韓國在內的大部分發達地區,年輕人普遍崇尚「物質主義」,至於真正準備好,為了民主,甘願犧牲自己前途、經濟利益的人,尚屬少數。 最後申亨植直言,當年韓國民主抗爭的對象直接是具體的獨裁者,他們即使擁有軍力,還是要直接面對民意。然而香港現在的情G卻是隔了一層,在街頭的學生未必能夠直接向北京中央政府施壓,再加上對方實力非常強大,自然令抗爭者處於短期難於扭轉的劣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