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戴妃姪女人美心地好 加入慈善團體成焦點
Apple Pay傳本周六啟用
西國4萬人遊行 反加泰羅尼亞獨立
金正恩腳踝手術 平壤別墅療養
日派代表團赴朝查金正恩狀況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糧食鏈扭曲 飢餓癡肥夾擊

本周四是聯合國世界糧食日,雖然全球目前所產糧食足夠令人人溫飽,但因分配嚴重不均,仍有8億多人捱餓。與此同時,全球癡肥人口大幅上升,不少發展中國家更同時面對營養失調及肥胖的雙重威脅。怎樣建立持續可靠,又可提供充分營養糧食的供應機制,成為各國必須群策群力研究的重要課題。有專家向本報稱,有必要在各個層次重新思考全球糧食機制,保障糧食安全。明報國際組

提到糧食安全,一般人大多想起糧食供應的問題。但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北京所長樊勝根向本報稱﹕「要保障人人得享糧食安全,除了糧食供應,確保食物營養均衡亦同樣重要。」知名社運人士帕特爾(Raj Patel)2008年在暢銷書《糧食戰爭》(Stuffed And Starved)一書探討全球糧食供應機制不均的問題,指出肥胖與飢餓並存的空前矛盾﹕「沒錢大吃大喝的人也有可能肥胖,這是當前食物供應體系造成的異常現象。」

過重人口 發展中國家佔2/3

美國等富裕國家的癡肥問題近年固然備受關注,但癡肥及過重問題在發展中國家亦日趨嚴重。英國智庫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今年初發表報告稱,全球超過三分之一成年人過重,當中接近三分之二過重人口來自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過重人口在最近30年內由2500萬人增至近10億人,增長率遠超富裕國家。

南非是這一危險趨勢的明顯例子。世衛數據顯示,南非5歲以下營養失調兒童比例過去15年一直在25%上下徘徊,但癡肥人口卻不斷上升。

根據世衛截至2008年的最新統計,南非癡肥人口佔總人口34%,躋身全球十大癡肥國。營養失調及癡肥已成為南非的「雙重負擔」,該國衛生部長莫索阿勒迪(Aaron Motsoaledi)早前向英國《衛報》坦言﹕「營養失調跟癡肥並存是很奇怪的,我既憂傷亦擔心。未來十年包括南非在內的很多國家也負擔不起醫療開支。」

南非的癡肥問題嚴重有自身的文化因素(如喜歡吃烤肉),但亦受一些具普遍素的因素影響,例如城市化及飲食習慣改變。不少研究早指出,社會低下層花不起錢購買有營養的食物,他們又需要體力勞動,故便吃廉價又高熱量的食物充飢。廉價食物通常是高鹽分或者多碳水化合物。

城市化及飲食習慣差成禍源

此外,南非一些低下層母親為讓子女吃得飽,平時寧願捱餓,有錢才狼吞虎嚥,飲食不規律令體重暴增,但卻缺乏營養。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的姆切沙(Zandile Mchiza)便說﹕「一個家庭可以同時有一個營養不良的孩子、體重正常的父親,母親卻嚴重超重。這也解釋了為何當非洲仍然有那麼多人捱餓之際,癡肥問題卻來勢洶洶。」

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社會日趨富裕也影響糧食需求及供應,從而影響糧食的質和量。農民棄耕轉到城市打工,城市化和全球化深深影響糧食生產和消費模式。以中國為例,從前務農為主的中國人幾乎不吃牛肉,但中國如今已生產了全球一成的牛肉,美國農業部今年初推測,中國今年消耗的牛肉將刷紀錄至626萬噸。

專家﹕鼓勵自給自足難治本

樊勝根指出,全球糧食系統面對多方面挑戰,「確保更多愈益富足的人可以得到足夠的營養食物,同時減少對地球的損害,是一個必須回應的挑戰。」他認為,官方監管固然重要,但同樣需要協助小農和糧食生產者,「在國家、地域、全球的層面,必須以『推陳出新』的方式重新思考全球糧食機制」。

他認為,鼓勵自給自足的政策並不可取,因為只會推高食品價格,損害低下層消費者之餘亦令賴以出口維生的貧農受損,開放公平及具透明度的貿易可帶來更大利益。

 
 
今日相關新聞
糧食鏈扭曲 飢餓癡肥夾擊
糧價4年新低 糧荒威脅未消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