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很多以前被視為無從解決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不育就是其中之一。體外受精技術(即人工受孕)是解決不育的方式之一,國際輔助生育技術監控委員會2013年發表的報告顯示,自1978年首名試管嬰兒誕生以來,全球已有500萬名試管嬰兒降臨人世。國際生育力學會聯合會成員Richard Kennedy認為,試管嬰兒是個偉大的醫學成就。2013年,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新一代基因排序技術,選擇可存活的胚胎進行人工受孕,成功令一名健康男嬰誕生。這項技術可以提升人工受孕的成功率,同時減低流產的機率。
人工受孕技術雖然為很多不育夫婦帶來希望,但亦引起道德爭議。「試管嬰兒之父」、英國科學家Robert Edwards 2010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時,被批評試管嬰兒技術衍生卵細胞市場、大量雪藏胚胎冷藏庫,而大部分胚胎的下場可能是被遺棄或死亡。
人工受孕也衍生代母爭議,反對者擔心技術破壞社會家庭倫理,更可能催生複雜的商業代孕、職業代母問題,牽涉道德倫理、人命、科技、醫療、法律等,例如精子和卵子來源不明,日後或衍生血緣父母與養父母爭取子女撫養權的法律問題。
2000年香港立法會通過《人類生殖科技條例》,設立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制定《生殖科技及胚胎研究實務守則》規管本港的輔助生育,禁制一切商業性質的代母懷孕;非商業代母生育,則有關夫婦須證明不育,精子及卵子須來自該對夫婦。香港中文大學2014年6月成立全港首間由醫學院管轄的跨學科生命倫理中心,以人文倫理為本,從多學科角度探討生物科技對社會和醫療系統的影響。
■相關概念
醫療科技(medical technology)
道德考慮(moral consideration)
醫學倫理(medical ethics)
多層思考
1. 資料中活體子宮移植技術存在什麼風險及不足之處?
2.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人工受孕為醫療科技發展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中大辦生命倫理中心 探討科技道德議題〉,《明報》,2014.06.04
2.〈警查李家傑代母產子〉,《明報》,2010.12.02
3. Robert Edwards 2010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0/edwards-lectu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