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城市大學商學院調查發現,逾四成青年創業失敗或虧蝕,主因是經營管理欠妥善、對行業缺乏了解。有80後年輕人創業不足一年,不善控制成本損手離場;亦有28歲首次創業的餐廳老闆,開業兩年半賺回150萬本金,更擬拓展業務,他指出,嚴控成本、緊貼市場需要均是致勝之道。城大商學院助理院長譚桂常表示,熟悉行情相當重要,建議創業前做足市場調查,了解實况,避免流於空想。
學者籲先做好市場調查
城大商學院由上月至本月,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526名計劃或已創業的15至35歲青年,後者佔72%,業務以零售為主,其次是教育培訓及餐飲,約七成投資逾5萬元,有75%受訪者稱創業前對相關行業未完全了解。結果又發現,已創業的受訪者中,6%失敗收場,36%業務處於衰退狀態及經營困難,不足兩成有盈利,而收支平衡則有25%。
有個案是80後年輕人自資辦食肆,原打算以高級食材作招徠,奈何食材成本過高,收入無法兼顧其他成本如租金及薪酬等,開業後月月蝕錢,不足一年便「清袋」結業。
甫畢業獲家人打本150萬
但亦有成功個案。城大商科生黃祖堯於2010年畢業後,家人借他近150萬元作買樓首期,但他認為應「先創業後置業」,遂利用該筆錢連同自己的少量儲蓄開食肆。雖然家人曾質疑他不熟悉飲食業,但黃認為「個個都要食飯,有得做」,便根據他自己做的市場調查,在旺角開辦一間集音樂、派對、優質食物於一身的食肆,成功於兩年半後收回成本,至今開業4年,每年營業額約600萬元,盈利約兩成。
不過,創業路絕非一帆風順。黃透露,選舖及簽租約後方發現食肆牌照、酒牌、消防條例障礙重重,虧蝕近一年租金方能正式開業;開業後各方面均與較自己年長的下屬意見不合,例如設計餐牌及定價等。
黃強調,市場調查和控制成本相當重要,例如不一定用最昂貴的食材,反而應以較高薪聘廚藝好的廚師,根據市場需要,每月供應新菜式,保持新鮮感,「近排韓風勁,便推炸雞和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