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浸大學生在朝鮮參觀之處,常見有人拍結婚照。導遊說結婚當日新人會到全平壤的景點影相。(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
 
二年級的鄭子峰(Jeff,圖左)和宋亮凝(Lydia,圖右)。(鄭寶欣攝)
放大
 
Lydia說,不少當地人光顧平壤市內的遊樂場和溜冰場(圖),但他們低微的薪金其實不足以負擔,質疑他們是否當局安排的「遊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中外人物﹕「妙麗」求突破 擺脫舊形象
通識百科﹕全球暖化 誰的責任?
全球暖化衍生氣候難民
時事漫話﹕高鐵工程延誤 局長誠信受質疑
社評練習題﹕外憂內患 港或淪次等城市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平壤大部分地方可自由拍照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多次舉辦朝鮮探訪團,二年級的鄭子峰(Jeff)和宋亮凝(Lydia)今年復活節假期踏足朝鮮(北韓),窺探那外人難以深入的神秘國度,近80名師生在朝鮮逗留了3日。

「上網是毒藥 美帝是邪惡」

盛傳朝鮮入境有不少禁忌,Jeff和Lydia也略有所聞,「聽說入境時會被沒收手機,相機的長鏡頭也不能帶入境」。他們在朝鮮首都平壤入境時發現沒想像中嚴格,手機也只是稍為查看就能帶入境,大部分地方可自由拍照,但不能拍到軍人,一些指定紀念館和板門店(南北韓「三八線」上一個村落)亦禁止照相。朝鮮絕大部分人不能使用互聯網,他們在郵局見過一台只可以收發電郵的電腦,「當地人自小接受的教育令他們覺得上網是毒藥,他們有手機但不會想上網」。不過,他們入住的酒店可收看英、美、日、韓等地的電視節目。

Jeff和Lydia在當地導遊帶領下到訪不少景點,多為歷史相關建築,例如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主體思想塔等,不少建築物上都有已故領導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肖像,大街上也不乏肖像海報。每參觀一地,他們都會被安排觀看影片,「多介紹相關歷史,如講述朝鮮一開始打敗仗,後來如何反敗為勝」。當中不少影片批評「美帝」(美國)是邪惡的國家,也有博物館專門設展區講述「美帝」在戰爭中的惡行,但就很少針對韓國(南韓),「他們向來稱南韓為『兄弟』」。景點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他們前領導人曾到訪多少次,恍如地位的象徵。

小村落包圍高樓「兩極化」

導遊提醒他們晚上只能在酒店50米範圍內活動,Jeff觀察窗外景色,發現平壤的晚間沒有想像中死寂,也有燈有車。Jeff用「兩極化」來形容眼中的朝鮮,平壤市中心有「中環式」新式建築,周邊則多落後小村莊。今年是朝鮮的「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建設飛躍之年」,浸大學生參觀了8公里長、號稱與長江三峽水壩齊名的西海水閘,但Jeff笑言只是「比萬宜水庫大一點」。

Jeff和Lydia覺得,朝鮮導遊帶他們觀看的景點都經過修飾,「我們參觀的都是建設出來的景點,也不知道朝鮮有沒有自然風光。幾乎每個景點都會遇到有人拍結婚照,街上多穿軍裝的人,感覺有點像刻意安排,真假難分」。

報章頭條仍見金正日死訊

美國記者Barbara Demick《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一書,描寫6個朝鮮叛逃者的悲哀生命,Jeff和Lydia又怎麼看朝鮮人的生活?「有時候可能無知就是快樂,朝鮮人與外界接觸不多,物質生活也不豐富,但覺得他們生活沒有不快樂。」Lydia說,前領導人金正日已逝世多年,但至今當地報章頭條還是他的死訊(報紙每周出一次)。

■通識概念

定型(stereotype)

偏見(prejudice)

開放(open-mindedness)

思考問題

1.你對以上3個地區各有什麼印象?受訪者的分享有哪些地方與你原本的想法有出入?

2.「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有了解才能減少誤會與衝突。」你認同嗎?你覺得資訊全球化對此可帶來什麼影響?

 
 
今日相關新聞
專題故事﹕走進神秘國度
巴爾幹半島不是火藥庫
平壤大部分地方可自由拍照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