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記者馮伃新報道】一名華裔學生去年9月花4萬元請人裝修柏文單位,結果這間「收費特平」的華人裝修公司負責人在今年初人間蒸發,裝修工程也只完成「表面」。事主請律師調查,發現該公司去年11月底才登記註冊,公司住址位於住宅區民居內,簽合約時還沒拿到經營牌照,現在已經將銀行戶口清空。卑詩商譽局(BBB)則稱受影響的事主至少有三人,事主可能只能尋求司法途徑解決。
華裔學生T小姐本月初向本報表示,去年9月8日因為位於溫哥華西區的柏文單位需要裝修,因此尋找裝修公司幫忙。這時一名任職名片印刷公司的友人,稱剛好有一間華人裝修公司委託他們印名片,因此便透過朋友介紹請對方來估價。當時其他裝修公司皆估價4萬元,但這間裝修公司卻只收3萬元,因此「貪小便宜」與對方簽約進行工程。
T小姐透露,她隨後在去年底回台灣度假,今年1月回來繼續學業時,發現廁所也需要整修,因此再度向這間裝修公司要求協助,該公司負責人同意只加收1萬元。她按照要求付款後,該公司負責人卻在上月底不知所終,也無法以電話取得聯繫。她透過銀行查證,但銀行方面稱對方已經將支票兌現,且已將公司戶口清空註銷。
T小姐因擔心遭到裝修公司員工報復因此不願公開真實姓名,強調去年底簽約時該華人裝修公司負責人稱有政府牌照,但隨後委託律師調查,卻發現該公司的商業牌照是在去年11月才取得。
民宅地址登記 電話無法接通
本報向列治文市府查證的結果,發現列治文市府是在去年11月26日向該建築公司發出商業牌照。記者從本月2日起幾乎每日皆試圖致電該公司的聯繫電話,但該號碼皆為「無法接通」。
此外,商業牌照上的登記地址則位於三角洲市的一個僻靜住宅區內,有許多華裔居住,但鄰居則稱不知道該區有任何建築公司,也從未見過掛有建築公司商標的車輛出現。而根據卑詩省府的房屋登記資料,這間房屋的屋主雖然也是華裔,但卻與該裝修公司負責人的姓名毫無關聯。
T小姐隨後更發現,該公司所進行的「裝修」,只是更換地板、牆紙、油漆等「表面工程」,內部的電線以及水管皆未有更換,很多電線甚至還沒有接好。她稱因為之前已經簽約,不能找其他裝修公司完成工程,擔心遭到對方反告違約。
T小姐覺得自己遭到詐騙因此憤而報警,但警方稱只是民事糾紛所以無法受理。她向警方詳細解釋後,警方最後同意以「失蹤人口」的案件受理,但還是建議她找律師透過司法解決。
卑詩商譽局副總裁莉斯(Simone Lis)證實,這間裝修公司確實才開了四個月,並沒有得到商譽局認證。今年初商譽局已經收到兩宗針對該公司的投訴,且投訴人還不是T小姐。她稱商譽局並不是執法機關,因此收到投訴時只能要求對方說明情況,但這間裝修公司目前仍未針對兩宗投訴有任何回應,因此商譽局僅將案件列為「等待回應」,尚未正式列入投訴案件。她對此情況也無計可施,建議事主可能只能找律師打官司。
莉斯建議市民在尋找這類服務時,務必查詢對方公司的背景及口碑,切勿因為「貪平」而魯莽做決定。她稱市民可以上商譽局的網站www.bbb.org/mbc,查詢一間公司是否有經過商譽局認證,或是有沒有遭到客人投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