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在台灣一家大學進修的大陸學生透露,近日在台灣的陸生圈子間有傳言,大陸希望台灣的服貿話題在內地趨向低調,目前正在調查就此事接受訪談的陸生,事出敏感,因此該學生要求匿名接受訪問。該名陸生到抗議現場觀察後,形容這是一次「具有衝撞性的社會運動」,認為黑箱操作值得反對,但服貿本身對於台灣並非完全有害,不認同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為,但同情並理解學生。
指服貿對台非完全有害
該生認為,在社運場合理性易被壓抑,憤怒則更容易爆發並蔓延:「台灣民眾此時此刻很憤怒,我覺得這和對於馬政府執政的失望不無關係,與其說他們在反服貿黑箱,不如說他們在反對馬政府與其國民黨第二次上台執政後的不作為。」
該名陸生對現場的秩序印象深刻:「從民眾到工作人員,從人群的引導,開闢救援通道,到水和食物等基本物資的發放,集會產生的垃圾的回收分類處理,做得十分之好。」但其對學生在現場的演講內容並不認同,認為有些為反對而反對,毫無道理,如並無提出服貿在經濟上如何有問題,卻不停說大陸對台灣的經濟欺壓。其中甚至有不少針對陸生和大陸人的觀點,基本上都是在諷刺謾罵,牽強附會。
「民主趨成熟 充滿意義」
學生表示,這次觀察之後,對民主仍充滿信心,但台灣民主成熟需時,「這便是一個民主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精彩,不好玩,但我覺得它充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