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走在街上,不難發現處處低頭族,自顧用手機發放長短信息,全球親友最新動態一按可知。時光倒流1940年代,身處二戰烽火的何氏三姊妹,散居美國、德國及中國三地,僅靠國際紅十字會的家書傳遞互訴平安,卻基於政治與軍事審查,每封信規定不得超過25個字,書信來回至少需時一年,一筆一字彌足珍貴,「戰時文法」由此而生。明報記者 錢瑋琪
姊妹分隔中美德 短句道思念
何氏一家維繫通訊的故事,2008年由內地記者劉深翻開。劉深憶述,當時年屆98歲的何氏長女怡貞,是他在瀋陽故鄉的老鄰居;直至何老太在2008年7月病逝,劉在其家人執拾遺物期間,無意發現12封行文精簡,蓋有紅十字會印章的信箋,觸發他追查至瑞士日內瓦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總部,揭開這段埋藏逾半世紀的通信史。
本為同盟會成員的何父,以八國聯軍的歷史為鑑,誓言將8名子女送往侵華的八國留學,以取他人所長重建祖國。其中長女怡貞、次女澤慧及兩名兄長,已先後前赴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地,惟二次大戰一觸即發,三女澤瑛與其他兄弟姊妹的留學夢斷,終與父母留居國內。
限25字經多重審查 歷7月方寄達
面對家人分散異地,正常郵路又被戰火燒斷,要傳送「平安」二字絕非「撳個掣」便可以,當時平民通信的唯一辦法,就僅餘紅十字會的家書服務。由於國與國之間的消息甚為敏感,任何人要寄信都必須使用紅十字會的規定信箋,內容不得超過25個中文單字、英文或德文等單詞,不可涉及政治或軍事資訊,信封也不得封口,以便審查。
翻看何怡貞在1942至45年間保留的12封信件,發現一封由上海寄往美國、來自妹妹何澤瑛手筆的信箋寫到﹕「慧已去信。父、母、慶、貺、平,居蘇。余輟學獨居滬。明職大陸;均好。甥名?」剛好的25個中文單字(不計標點),省卻了繁複的主語或副詞,以當時獨有的「戰時文法」道盡一家平安;例如其中一句「明職大陸」,簡單指出了兄長澤明已自日本回國,於內地定居與工作。
信箋上的三個紅十字會印章,也足證這「25個字」是如何飄洋過海。印章顯示信件自1943年3月離開上海,按規定繞到日內瓦ICRC總部經審查,再於同年10月抵達美國,前後歷時長達7個月;中途亦須經去信國、收信國的政治當局審查,確保不涉及任何軍政信息,信件也必須以發信國的語言撰寫。
三姊妹同為科學家
何氏三姊妹倚靠「25個字」通信的日子,直至二戰以後才結束,散居各地的兄弟姊妹也陸續回國團聚;其中學成的何怡貞、何澤瑛均成為中國當代的女科學家,次女何澤慧與丈夫錢三強甚至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但戰亂當前,無論是科學家或平民百姓,摯親的平安至為重要;劉深說,翻看的每封家書「都只關於平安,其他東西一概不提,錢財或房產等全不關心」。
劉將事件拍攝成紀錄片《25個字》,並奪得2012年美國WorldFest Houston國際電影節紀錄長片銅獎,亦於上月紅十字會首屆「人道電影夜」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