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中國船員在湄公河泰國水域被槍殺後,中國將緬甸大毒梟糯康緝拿回國,判處死刑。電視更播出他行刑前的遺言。(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北京鬧市暗藏50貧民窟
專家:力推土地流轉 農民易成「三失」
最高法院長:不殺夏俊峰「非常危險」
元帥之子:文革時希望「解放全人類」
崔天凱:《紙牌屋》揭兩黨制弊端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馬航事件給國安委提出新課題

中國評論

「兩會」前後發生的昆明恐襲和馬航失蹤兩件大事,變相為新成立的「國安委」造勢,內地傳媒近日都在大力呼喚「國安委」早日出面協調。其實,如果說昆明事件反映了中國的反恐形勢嚴峻,馬航事件則反映如何保障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和中國的海外利益,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新課題。

外交施壓有限 救援鞭長莫及

今次馬航失聯客機上,中國人佔乘客總數三分之二,這種情况無論是星馬泰、越老柬,還是港澳台、韓美日,大部分來往中國的國際航線都是大同小異。與2011年在利比亞成功地大規模撤僑行動相比,今次馬航事件反映了中國對此類事件的無力感,海空救援軍力鞭長莫及,情報合作不足,外交施壓手段有限,對家屬的支援亦有限。由外交部長王毅兼任境外中國公民安全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層級不足,難以協調公安、民政、交通以及旅遊局、海洋局、民航局等多個部門,更不要說統籌軍方行動。

2011年10月5日,中國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襲,13名中國船員被殺,雖然涉事緬、泰、老3國互相推諉,但中方窮追不捨,不僅將6名外籍疑犯全部緝拿回國受審(其中4人被判極刑已執行),還藉此與老、緬、泰簽署了湄公河執法安全合作協議,中國武裝水警船可越境巡邏執法。

可效美國 安保大閘伸展國外

馬航事件亦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契機,將公民海外安全納入國家安全的統籌考慮範圍。既然中國在國際上的受仇恨程度比美國不遑多讓,而國人和經濟利益又遍布全球各地,中國完全可以參照美國的做法,把安保大閘安到國門之外,如根據協議,在外國港口派駐海關和邊檢小組,要求外國機場對飛往中國的航班額外安檢。

而在最極端的情况,中國軍警要有千里奔襲、到海外解救中國人質的能力,就像以色列1976年夜襲烏干達恩德培機場那樣,這才能給國人真正的安全感。

 
 
今日相關新聞
馬航事件給國安委提出新課題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