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首個位於小蠔灣的廚餘處理中心,環境局昨公布造價由2010年估算的4.89億元,C升至15.3億元,增加逾兩倍。環境局解釋,由於近年基本工程成本大幅上漲,加上在詳細設計增加了條款以提供足夠的處理能力,令造價C升。該局又稱,廚餘廠的設計及建造工期由原來的兩年延長至27個月,預料最快2016年下半年才建成運作。 造價4.9億變15億 按政府原先計劃,位於小蠔灣的廚餘廠於2014年落成,但環境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由於第一次招標的回標價格非常高,因此流標,政府於去年2月再次招標,今年1月完成評審。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是否支持有關撥款,政府若闖關成功,下月及5月將分別提交工務小組及財務委員會審議。 處理成本較堆填高3.5倍 小蠔灣廚餘廠每日最高處理量為200公噸,為避免出現處理量不足問題,政府在招標時引入條款,每日處理量不可少於50公噸,由政府與承建商分擔因不確定的廢物量而引致的風險。政府估計該廚餘廠每年經常開支為7,240萬元,以每日處理量達到200公噸上限推算,每公噸廚餘的處理成本約990元,較堆填方式高出約3.5倍。 財政司長早前公布的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會投放300億元拓展廢物回收及處理設施,5項工程造價較原來估算合共C升48億元,廚餘廠是其中之一,亦是升幅最高的設施,其他工程包括焚化爐、打鼓嶺堆填區擴建、將軍澳堆填區擴建,以及屯門廢電器回收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