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放大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中六學生示範模擬小組討論。
放大
 

其他新聞
歷史解謎﹕乾隆帝是明君還是昏君?
思考有方﹕批判思維步驟
徵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卷四實戰場﹕小組評論題 認清三大要點

【明報專訊】欄目簡介:直擊學生小組討論實G,由教師即場點評

「不清楚討論評論題時,是否需要有立場。」模擬小組討論後,數名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都說出相同疑惑。該校中文科教師陳國偉指出,評論題有三大要點必須注意,包括審慎界定問題、清晰表明立場及提出具體事例。一眾同學在這次小組討論是否做得到?

【卷四小組討論形式】

人數:4至5人

準備時間:10分鐘

流程:每名考生各有1分鐘首輪發言,然後按小組討論參與人數而定討論時間(12分鐘或15分鐘)*

*是次5人小組討論時間15分鐘

討論題目:在網絡普及的時代,人們上網便能應付生活上各個層面的需要。試評論這種生活方式。

各學生在10分鐘的預備時間內埋頭苦幹,將論點密密麻麻填滿紙張。到老師提示只餘1分鐘的時候,同學都能善用那分鐘默唸內容,做最後演練。

■要點1——界題

〔節錄〕

(1號)大家好,今次我們討論的題目是「在網絡普及的時代,人們上網便能應付生活上各個層面的需要。試評論這種生活方式」,先讓我說說何謂網絡普及的時代。現今時代,網絡非常普及,幾乎人人可以輕易使用互聯網,透過互聯網便能滿足生活上各個層面的需要及進行各樣活動,例如通訊、娛樂等。以往要透過面對面的見面方式,現在透過互聯網就可以。我認為這樣雖然滿足了物質上的需要,卻使精神變得貧乏。

【教師評語﹕聚焦關鍵詞】

陳老師表示,面對評論題型,首要是仔細審題、界題。他問同學:「就這條問題,你認為哪個是關鍵詞?」1號考生張天霖答:「網絡普及?」但陳老師請大家再仔細讀一次題目,張天霖恍然大悟:「應該是各個層面。」

也要留意評論對象

陳老師指出,從「各個層面」評論生活方式才是問題核心,同學應在此花更多功夫思考,例如可想到上網學習(學習層面)、與人交流(人際層面)等。有同學表示:「但我怕講漏……」陳老師回應:「這麼多層面可說,講漏是必然吧?但最少要想幾個。」陳老師亦提醒同學,界題時也要留意評論對象,了解問題要求學生從何人角度表述內容,如這題並沒有指明須評論特定人物的看法,學生就應以自己的角度評論。

■要點2——立場

〔節錄〕

(2號)我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不好。現在網絡普及,網上有不少購物網站如雅虎拍賣、淘寶等,不少人認為可滿足生活所需,但其實只滿足到物質上,如衣食住行等,但精神上滿足不到……

(3號)我的看法是這種生活方式很頹廢,現在每人都有智能手機,香港有很多低頭族,行路、乘車、食飯都低蚗Y。雖然上網可應付娛樂、工作、社交的需要,令大家可快捷得到各方面的資訊,接受到各層面的需要,但仍然會令健康受損……

(4號)我覺得上網的兩大好處是快捷及方便,可方便多個生活層面,如購物、生活、娛樂、工作及學習,例如學語言可上網找到很多短片,非常方便。但豐富的物質亦帶來大問題,令人減少接觸,香港因而出現很多宅男宅女……

(5號)我覺得這種生活方式不好,因為會令人際關係疏遠。長期在網上活動,會產生不少隱青,例如阿源(編按:因《星期日檔案》而廣為人知的隱蔽青年,惟他後來接受雜誌訪問稱不喜歡上網,其隱蔽當與網絡無關),大家都知他是一名隱青,(他)不敢面對其他人,溝通能力亦削減了……

【教師評語﹕立場須清晰】

討論評論題,每名發言者都必須具清晰而明確的立場。陳老師指出,剛才有同學的立場不太清晰,「例如2號同學說可滿足到物質上的需要,但精神上卻滿足不到,那即是好抑或不好?」

3類立場 不同利弊比例

陳老師解釋,評論題總括來說有3類立場,第一類是純支持或反對,這類立場最易處理,但大多不夠深入。第二類是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剛剛1號同學都有講到。選這類立場要注意不能只抱一邊立場,以這題目為例,如立場是利多於弊,可說:「上網方便日常生活,但弊處是減少與人的接觸,網上聊天不能完全取代親身溝通,但網上可作為溝通的輔助工具。」這可展示弊處是可以彌補,印證利多於弊的立場。

第三類立場是「有利有弊,視乎情G而定」,亦是最難處理的。選這立場要訂出一個準則。以這題目為例,如訂立的準則是「視乎該網上活動是否需要親身進行才有意義」,論述時可說:「交水費這些事務性的活動以網上形式進行是利大於弊;但拜祭或旅遊等需要親身進行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的活動,以網上進行就弊大於利。」

■要點3——引例

〔節錄〕

(4號)上網會令人懶惰,因為太方便快捷,使人飯來張口,錢來伸手。現在更可上網買新鮮的菜,好少出門與人溝通。

(2號)我認同4號同學所講。另外這種生活方式令大家不出門,運動較少,會引發健康問題。

(5號)同學長時間留在室內用電腦,令他們新陳代謝率降低,因為他們身體相對減少了運動時間,影響健康。回應4號同學指出這生活方式會令同學懶惰的說法,我認為除此之外,(經常透過互聯網做各種活動的方式)更加會令文化難以保留。例如現在出現網上拜祭先人、「黃大仙」電子上香等活動,間接令過往直接入廟拜神、親身到場拜祭先人等文化難以保留,未知大家有何看法?

【教師評語﹕例子要具體實際】

陳老師讚揚5號同學在闡述觀點時引用具體例子輔助說明。他指出,若考生在表述時即使演繹合理,卻不加具體例子加以解說,會令說法顯得籠統,欠缺說服力。反之,多加具體例子說明,可加深考官印象,更容易掌握、理解考生論述的觀點。陳老師說:「像5號考生用網上拜祭作為支持文化難以保留的例子,較具體也實際,令所表達的論點更有力。」

【備試錦囊﹕上文下理要合邏輯】

考生在闡述觀點時,很多時會犯下邏輯謬誤,如這次小組討論有同學說終日在家使用網絡,會讓人變懶惰。陳老師表示:「這不太合邏輯。例如我在家使用網絡繳交水費,只是選擇另一種方式處理相同事件,問題一樣得以解決,怎能說是懶惰呢?」陳老師提醒,同學表述時必須注意上文下理要合邏輯及合理。

文:大海、Virginea

圖:大海

 
 
今日相關新聞
卷四實戰場﹕小組評論題 認清三大要點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