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2006年,澳洲悉尼市民砌出「貧窮」(Poverty)字樣,支持全球「讓貧窮成為歷史」運動。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漫話﹕4高官罕有高調譴責「驅蝗行動」
時事漫話﹕相關概念
社評練習題﹕回收廚餘 需市民配合
社評練習題﹕練習題
集師廣益﹕奧運可以擺脫政治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世界公民.全球趨勢:貧富兩極化

【明報專訊】很多學生知道香港貧富懸殊嚴重,放眼世界,全球亦經歷同樣情G,樂施會最新的調查發現: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全球約一半財富,首85名巨富所擁有的財富相當於35億最貧窮民眾的財富總和,大部分國家在過去30年的貧富差距拉闊。

90%美國人愈來愈窮

世界經濟論壇於《2014年全球議程展望》報告中,把貧富兩極化列為2014年第二大全球危機,情G令人關注。的確,數年前的環球金融危機似乎重挫富豪的資產,不過富者愈富的趨勢仍然未變。樂施會的調查發現,最富有的1%美國人已佔盡金融風暴後(2009至2012年間)95%的經濟增長,相反,90%的美國人卻愈來愈窮。普遍民眾認為,美國的富豪利用影響力令議會訂立合乎自身利益的政策,如調低資本利得稅和放寬投資規限,以鞏固富有階級的既得利益。數以百萬的在職美國人面對比富豪更高的稅率,物價升、薪金不升,自然叫苦連天。

歐洲緊縮政策 基層承受苦果

歐洲的境G也不比美國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把英國和葡萄牙列為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國家。環球金融危機後,歐洲國家普遍採取財政緊縮政策,大幅削減教育、醫療、勞工福利、社會保障等公共開支,讓最脆弱和無辜的基層承受金融危機的苦果。

除歐美國家外,中收入國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同時經歷經濟增長和隨之而來的貧富兩極化問題,這些國家包括印尼、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以印度為例,過去十年間,億萬富豪(美金計)的數目由6人上升到61人,這61人坐擁全印度約四分之一財富!據估計,一半的億萬富豪靠地產、建築、採礦和電訊業致富,這些行業在印度需由政府許可才能發展,容易引致官商勾結,貪污嫌疑甚大。

「避稅天堂」損國家收入

至於某些低收入非洲國家一直陷於貧窮,其實也和富豪建立跨國的避稅天堂有關。和不少非洲國家一樣,贊比亞擁有豐富天然資源,但大部分國民生活貧困,現有69%人活於每日收入1.25美元的絕對貧窮線下。2011年贊比亞的銅礦業出口創造100億美元財富,當地政府卻只有2.4億美元的銅業稅收,明顯地,投資贊比亞銅礦的跨國公司難逃非法避稅嫌疑。據估計,在2008至2010年間,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因避稅天堂的運作而每年損失634億美元收入,是這些國家每年所得國際援助的兩倍。

處理經濟問題,有時我們會聽到「做大個餅」這類的說法,亦即振興經濟、追求更高的GDP、擴大「集體利益」,但現實是經濟增長並不保證公平分配,這點從上述提到的國家清晰可見。Michael Sandel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指出,富人有資源買「奢侈品」如跑車、名牌手袋等是合理的,但當富人因為資源豐富而買到本身應是平等的機會,如獲得良好教育或優質工作,這就不合乎「公義」原則了。

經濟增長不保證公平分配

要扭轉情G,可以參考拉丁美洲的例子,它是過去十年內,唯一成功減少貧富懸殊的地區。若分析2002至2011年的數據,17個拉丁美洲國家中有14個的貧富懸殊情G有所改善,約5000萬人上流至中產階級,首次超越當地的貧窮人口。

綜合而言,拉丁美洲國家收窄貧富差距的政策包括:增加社會公共開支、投放資源在教育和公共醫療項目、針對性的現金補助計劃、提高最低工資、改善政府的民主代表性等。

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背景考慮,不過打擊避稅、防止官商勾結和內幕交易等政策必須正視,而保障工人權利,提供可負擔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建立累進稅制等都是值得參考的方案。世界公民有讓世界變得更好或更壞的力量,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思考如何令世界變得更公平、更美好吧!

文︰樂施會

圖︰資料圖片

 
 
今日相關新聞
世界公民.全球趨勢:貧富兩極化
世界公民﹕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