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建議香港要「竭力保障、穩定和擴闊收入基礎」,早前亦有小組成員建議開徵奢侈品稅或環保稅。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宣讀預算案時表明,不排除任何增加稅收的方法,但會後見傳媒時就對加稅唱淡,至於港府開源有何妙計?政府消息人士指除了稅收,政府收入亦是重要一環,預告港府未來會陸續檢討收費,包括19年未曾加價的水費。
指加稅有難度
港府於2006年曾提出銷售稅建議,但最終胎死腹中。曾俊華昨指開徵新稅及作稅項調整也有難度,增新稅種不但有爭議,且或會不利投資者。
水費加幅 「聽大家意見」
政府保收入的方法包括防止稅收流失,稅務局會加強執法打擊逃稅,指過去3年稅務局已為庫房收回140億元。
曾俊華又指部門收費亦是政府收入重要的一環,而港府去年要求部門檢討收費,在已檢視的1300多項收費中,部門初步提出200多項加價建議,料每年可增加6000萬元收入。
除此以外,政府將會陸續檢討其他項目收費,包括已有19年未曾調整的水費。另外,文康設施及服務收費以及環境衛生服務相關收費亦會檢討。至於水費加幅如何?曾俊華就笑言﹕「會聽大家意見。」
港府消息人士亦說,財政司今後亦會「手緊一點」處理各部門增加開支的要求。他指政府實施財政封套制,即撥款予政策局,授權部門靈活調撥資源,惟過去數年政府財政充裕,部門提出新服務便要求新增撥款。因此,財政司會要求部門先檢視現有工作是否有必要及具效率,須重定工作優次,調撥現有款項提供服務,而非只顧向財政司伸手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