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生產植物人造蛋較環保,原因是可通過減少養雞,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隨人口增長,人類對肉類的需求增加,過去數十年來工業化的畜牧生產發展迅速,發展中國家尤甚,但同時對自然資源造成壓力。例如草地出現荒漠化、為種植家畜飼料而砍伐森林、水資源日益減少(生產1公斤穀物所需的水僅為1公斤牛肉的十分之一),同時帶來空氣、土壤和水污染。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約20%草地和牧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主因是牲畜飼養活動造成的過度放牧和土壤侵蝕;牲畜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汽車排放還多,全球18%溫室氣體來自牛、羊、豬和家禽等肉食生產,牛、羊排出的甲烷所造成的溫室效應,較二氧化碳高23倍。
牲畜產生二氧化碳多於汽車
養成綠色飲食習慣如素食、少吃肉,有助紓緩全球暖化。例如每周素食一日,每年可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當於9棵5米高大樹1年的吸收量。
■相關概念
健康(health)
生活方式(lifestyle)
飲食習慣(eating habits)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為何說植物人造蛋「更有效、更環保、更有質素」?
2. 參考資料,都市人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為環境帶來什麼影響?
3. 植物人造蛋不僅可確保食品安全,例如毋須擔心禽流感,也能為發展中國家農民提供生計。你同意嗎?闡述你的意見。
參考資料
1.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低碳生活」:link.mingpao.com/14797.htm
2.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www.fao.org
3. Green Monday:greenmonday.org.hk
4. Hampton Creek:hamptoncreekfoo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