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截至前日,中國多個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相繼從12批共54.5萬噸美國輸華玉米中,檢出含有未經農業部批准的MIR162基因改造成分,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已將這54多萬噸玉米退貨。
兩個月內第3次退貨
《中新網》引述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稱,這已是美國MIR162基因改造玉米兩個月內第3次被中國退貨。11月29日,6萬多噸美國玉米首被深圳檢疫局退貨;本月4日,檢疫局再退運了共計12萬餘噸美國玉米。質檢總局要求美方加強對輸華玉米的管控措施,避免被「污染」。今年此類退運量,總計約佔進口量的30%。
MIR162基因改造玉米由美國先正達公司研發,已獲多國進口批准。自2010年3月來先正達向中方申請入口,至今未獲批准。本月6日,農業部透露,公司此前提供的材料和實驗數據不完整並存在問題,要求補充。
中國豐收 價格下跌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美國「密切關注」此事,並指這已導致玉米價格下跌,敦促中國盡快批准進口。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玉米收成創紀錄豐收,市場供應過剩;有人認為,拒收玉米或因中美其他爭端引發。
另據《新華網》報道,國家糧食安全論壇上周六(14日)在京舉行,專家呼籲實施立足國內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又建議盡快制訂《轉基因生物安全法》。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文良透露,湖南去年5月發生走私「黃金玉米」種子案,農民購入美國的不合格種子,種植200多畝,損失60.48萬元人民幣,種子中更可能有基因改造成分,為糧食安全敲響警鐘。
走私黃金玉米 湖南農民零收成
據報道,湖南懷化通道縣去年購入200斤「美國黃金玉米」種子,29戶農戶種植200多畝,不料種子發芽率僅10%,200多畝玉米「顆粒無收」。當地農業部門檢測發現,種子樣品發芽率16%,遠低於國家標準85%,農民總損失60.48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不少人還是向信用社貸款。
經偵查,這批種子源頭在香港和泰國,警方循源頭追出上線羅姓商人,羅某妻子是泰國人,他在泰國取得綠卡,自2003年以來,從香港、泰國的孟山都、先正達公司購進50多噸奧普蘭、王朝、美亞101等玉米種子,未經過海關報關檢驗,更未取得國家許可批文。
大批種子持續數年進入大陸主要靠水客,警方表示只要有旅遊團來中國,羅某就分批分包讓旅客帶進來,每公斤付水客10元,到中國機場後再收集水客手裏的種子。除了水客攜帶,還有貨車夾帶、物流公司郵遞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