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有指香港是文化沙漠,司馬文並不認同。「香港人很有創意,只是城市發展茩姜g濟,年輕創作人想實驗自己的設計很難。」
放大
 
2013年本港爆出開發郊野公園土地建屋爭議,由多個保育團體組成的保衛郊野公園行動,趁新一屆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於場外請願,司馬文(右)代表「創建香港」遞交請願信給委員會主席鄧竟成(左)。
放大
 
作為保護海港協會的顧問,司馬文相當關心海岸發展,他認為政府應多提供海岸設施,令港人明白「海岸並非只為有錢人而設」。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學好通識.多角度觀點﹕關於立論與駁論
議會自廢武功 淪為花瓶
學生投稿﹕免費電視風雲之我見
發牌事件踐踏香港精神
實戰錦囊﹕擬定準則劃一比較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人物x概念﹕司馬文 捍衛港人港地

【明報專訊】「When are you leaving?」是南區區議員、來自荷蘭的司馬文(Paul Zimmerman)在香港20多年常被問到的問題。1984年來港工作至今,司馬文早已把香港當成自己的家,對這城市喜愛之深令他決心要為這堛漱H帶來better city、better life。不少人認為歐洲的生活素質比香港高,司馬文卻不以為然,「香港擁有機會、創意、大自然環境和海岸線,只要能讓多一點人能觸及,每個人都可享受簡單而有質素的生活!」

第一印象:香港人好忙!

荷蘭人口密度不高,肩摩轂擊的情G完全不會發生,走在路上可能連路人也看不到。於當地出生的司馬文,父親在他小時候常到中國做生意,沿途拍一些影片,這些影片就是他認識中國的最先途徑。大學畢業後,根據荷蘭法例,司馬文原本需要當兵,但他覺得這樣運用時間很不智,「荷蘭沒有戰事,軍隊亦有足夠人手,預期中當兵的生活既不有趣又不刺激,因此我希望用一個合法的方式直接出社會工作」。他選擇的,就是到外國生活,因按例離開本國便不需當兵。

1984年,司馬文首次踏足香港,對他而言,是把當年影片中那些場景搬到眼前,身在其中。跟許多外國人一樣,他對香港的第一印象是「busy」,「當時我在一間荷蘭投資的銀行工作,辦公室在中環,深深感受到這城市的繁忙」。他指出,即使是近30年後的今天,香港已發展的土地只佔總面積的24%,導致主要發展都集中在某幾個區域,旺角甚至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天在中環上班,司馬文下班後就會找方法喘一口氣。對他而言,步行是探索一個城市的最好方法,「港島北的海岸線我走了好多遍,九龍半島我也從界限街徒步到尖沙嘴」。

◆生活近30年 當香港是家

西方人來到東方生活,難免會不能適應當地文化、環境等,司馬文卻說沒有遇到這問題。「我覺得心態很重要,曾經聽別人說,看待一件事的態度決定自己99.9%的感受,環境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覺得擔憂不能解決問題,深信所有問題最終都有解決方法。他舉例,當時來香港身上只有美金400元(約3000港元),沒有認識的朋友,也沒有人可以投靠,只有不斷工作才能養活自己。幸運的是,來港3年後,司馬文就開始自己的生意,重點工作是為其他公司製作年度報告(annual report)。他認為「Hong Kong is a great place for people to get started」(香港是一個開展事業的好地方),「這(的人)都很樂意給你機會,只要你肯嘗試。我常常告訴年輕人要expect zero(對薪金不要有期望),首先要肯踏出第一步,在工作的過程中證明自己,別人就會看到你的價值」。

周遊列國 還是最愛香港

以外國人身分來香港居住、工作、經商,司馬文被問最多次的問題就是「When are you leaving?」。1997年,他賣掉原本的生意重投職場,但於2001年辭職,這時他開始思考關於「身分」的問題。他到了好幾個國家和城市,包括出生地荷蘭,卻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不能適應當地生活。「荷蘭是一個很美好的地方,環境也很優美,但生活有點沉悶。在香港,15分鐘的車程就可以到達海邊,也可以登山、看風景,這樣的距離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但在荷蘭就要每天花數小時坐在車上。」後來司馬文去了一趟澳洲,打算在當地為孩子找學校,但他發現當地的學校不夠multi-racial(國際化),「課室堨部都是當地人,華人可能只有一兩個;相反香港有很多國際學校,堶惘酗ㄕP國籍的學生」。2002年,司馬文到上海工作,他認為當時上海就像1984年的香港,發展快速。但他認為上海是一個endless city(沒有盡頭的城市),無論走多遠都好像困在城市中。2003年從上海回來後,他就真的有一種「香港是家」的感覺,「我享受這個城市,我的朋友都在這堙A而且港人堅持的某些價值也是我很欣賞的」。

◆爭取公共空間

四處游走的時期,司馬文仍對香港事務相當關心,2001年參與西九文化區討論,回港後更於2006年出戰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旅遊界);另參選區議員經歷數次失敗,終在2010年補選中勝出,成為南區(薄扶林選區)區議員。司馬文坦言早已決定一輩子留在香港,所以希望為城市出一分力,為所有人創造「better city、better life」。

司馬文於2007年成立Designing Hong Kong(創建香港),關注公共空間的議題。他說,香港人普遍不了解公共空間的意思,誤以為屋苑平台就是公共空間。他認為公共空間是一個人與人偶然相遇,進而交流,以社會支援(social support)為目的的場所。司馬文心目中的公共空間應是在地面(ground level),路過時可與店家交流,遇到熟人可以聊天。他曾經遇過一個患癌的獨居老婦,她住的私人屋苑很獨立,樓下沒有店舖,又沒有公共空間,難以找到social support;相反在對面的屋苑,ground level有很多商店,亦有很多sit-down areas(休憩地方),感覺比較有活力。「Accidental social conversation(偶然產生的社交對話)可以提升生活素質。」

缺休憩空間 行人路狹窄

司馬文同時認為香港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行人路不夠闊,「香港車多,導致馬路愈建愈寬,行人路不停縮窄」。他又指出,香港人一般不覺得自己有享用行人路的權利。「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港島域多利道的行人路中心有一座消防栓,20年來都在那兒,行人都需要繞道而行。有一回我向當局反映,他們兩星期內就把它移到別處。」司馬文認為,大部分香港人對這些權利缺乏認知,「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可以享用好一點的行人路,他們就自然會找到方法反映和投訴,尋找投訴途徑不是一個問題」。

◆土地海岸屬於我們

司馬文眼中的生活素質與土地運用息息相關,他希望推廣土地使用權的意識,令更多人知道自己有享用公共空間的權利。今年,Designing Hong Kong設立「邊度冇路行」網頁(www.missinglinks.hk),鼓勵市民提出行人道路上遇到的各種狀G,「一直以來,車都有使用道路優先權,現在我們需要改變這個思維並將重點放在行人」。司馬文說市民反應熱烈,他計劃整理市民意見,再於年底交予運輸署跟進。

成立網頁 蒐集「冇路行」道路

除道路之外,司馬文也關心海岸線的發展。「香港擁有很長很美的海岸線,亦有不少人對水上活動有興趣,但有一種普遍錯覺認為海岸是『有錢人才會去的地方』。事實上,香港人要享用海岸線有很多限制,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自己的船,就算只是小小的衝浪板也不能帶上公共交通工具,再者,家中亦未必有足夠地方存放。我遇過有人為了出海,每次用充氣的小船,回來又要放氣,卻不厭其煩。其實政府應該多提供海岸設施,例如提供空間存放出海用品,甚至提供出租船,令香港人有更多機會接近繼而認識海洋,一方面可提升生活素質,另一方面,當更多人對海洋有認識,也可為海岸公園吸引更多人才。」

司馬文認為生活素質包括優質的食物、清新的空氣等,還有享用公共空間的權利,「It's there. Make it available.」如能做到,我們就能真正擁有「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文﹕鄭寶欣

圖﹕鄭寶欣、受訪者提供

 
 
今日相關新聞
人物x概念﹕司馬文 捍衛港人港地
人物x概念﹕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