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人生:歌詞伴聽眾 度??生活

[2025.04.11] 發表
與周耀輝在歌詞創作班合作的浸大創新服務學習總監林婉雯(右三)表示,希望學生在經驗式學習中走進別人的生命。
Toby
Kiana
Raye
Vito
Season
身為老師,周耀輝表示放手讓學生自行籌辦畢業作品演出不容易,但他明白要尊重年輕人,「一直以來我也選擇相信年輕人,而到目前為止,他們沒有讓我失望」。

【明報專訊】詞人在逆流中舉起筆尖,映照時代荒誕,也折射個體掙扎。2024/25學年香港浸會大學周耀輝歌詞創作班早前舉行畢業作品演唱暨分享會,導師周耀輝與一眾學生相信粵語歌詞有陪伴聽眾度過「??」(粵音「甩咳」)生活的作用,人生路上縱然顛簸,詞人仍願意努力用歌詞捉緊我們。

資深詞人周耀輝2011年起任教於浸大人文學(現稱人文及創作系),他教授的「歌詞創作」是該院校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每年學期將完之時,歌詞班學生會籌辦畢業作品演唱暨分享會,由學生在台上唱出自己譜寫的歌詞。2024/25學年演出主題為「??」,第14屆籌委會主席梁振鋒(Toby)表示,畢業功課是以歌詞書寫社區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我們選擇了邊緣青年、非本地學生、肢體殘障及受精神情緒困擾者4個社群,訪問他們與同行者的故事,藉歌詞說出成長路上的陪伴」。

■Toby:

譜出邊青與社工的情誼

急速兩腳繼續仍然

一天再次碰頭台前

他彷彿聽見靈魂惆悵 來陪我

漸漸總有他撐起

導出想法找轉機

——《滑行一衝》節錄

街童一仔患有遺傳性糖尿病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中三從寄宿學校輟學後,經常流連滑板場,因此認識到社工耀sir。耀sir亦師亦友,讓一仔不再孤單承受情緒困擾及生活逆境。Toby以《滑行一衝》描寫二人相遇相知的故事,他說剛接觸一仔時很害怕,「生活基本上不會接觸到這一類人,不知道什麼問題該問、什麼不該問 」。一仔大方分享經歷,甚至跟Toby說有問題可隨便問,坦然態度讓Toby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很多時候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他們,那些看似是弱點和痛點,正是他們的獨特之處。這場交流應是平等,我們不應用自己的目光看待對方的故事」。為他人作詞,令Toby說像在為故事主人翁梳理故事,「如果不是我們提問,他們不會特意思考,亦不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有某些經歷、遇到某些人,帶來某些轉變」。

■Kiana:

寫出對象的感受與情感

當你 當你踏長板飛奔去

失足了也在旁 聊命途沒趣

一寸 一寸路 心底 碎事一堆

在旁嘻哈 亦徘徊於風中暢敘

欄杆邊輕跳翱翔 獲平靜去

坡道加快 彎身企穩 放手你可飛去

——《板道滑行》節錄

「如何在60字內說一個天馬行空得來又合情合理的故事?好難啊!」這是姜俊謙(Kiana)對填詞的迷思。這次填《板道滑行》的難處,在於他要在有限篇幅內寫出耀sir的陪伴,壓力不小,但他體會到創作的另一種樂趣,「因為這個(多人)創作並非單方面,而是有其他人參與,過程中會有更多溝通」。以往Kiana認為創作只是一個人的事,畫畫、寫歌、填詞皆是描述個人情感,現在則學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更享受與他人一起創作,「大家一起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更加有趣!」

■Raye:

見證ADHD患者變出奇蹟的一刻

精心表演猜不透 相信愉悅魔咒

轉身推開擔憂 需要快樂照耀四周

一剎那即管佔有 歡笑聲盡收

偏偏天性唯獨是 只要成大器

將傷心偷走

——《見證奇蹟的時刻》節錄

魔術師Keanu在觀眾前自信地表演,讓人目眩的魔法背後,曾經歷不少ADHD帶來的磨練與挑戰。靠茈擦侄P朋友的鼓勵,他不但學得一身魔術好本領,更重投校園報讀浸大電影系。Keanu能夠突破病患限制且發掘到個人長處,令周愚睿(Raye)感到驚喜,於是在《見證奇蹟的時刻》中寫下「今天相信自己 唯有略過內心障礙/古靈精怪 也是愛」、「人世間 陰暗事 覆蓋掉/能讓興奮更新鮮」等,譜出多個Keanu變出人生新路向的時刻。Raye落筆前對於ADHD患者的認知不深,「我並不知道社會上有這些人,你不會想像到他們正在面對什麼困難,又如何帶茬o個困難繼續生活 」。這次填詞功課,使他窺見生活圈子以外其他人的面貌。

■Vito:

學習用詞代別人發聲

要記錄 每天 心聲 跳動

偶會有 太多 辛酸 接觸

挫折時 再生 放開 躁動 忘記痛

這首協奏曲 抹眼淚

不再用結果 判斷 我 累

——《吟遊詩人協奏曲》節錄

陳昊朗(Vito)修讀宗教、哲學及倫理,認為歌詞能讓人突破語言限制接觸新事物或新概念,「可能我寫一篇很長的論文講人為什麼要愛人,又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我無法說服自己別人會看,但歌能夠做到這件事」。他訪問了自閉症少年Nathen及其母親婉婷,以《吟遊詩人協奏曲》寫出自己對這對母子的觀察,「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這對母子告訴我,無法理解另一人是沒關係的,雖然不明白,但我願意聆聽你, 我會在這堻郁A走 」。了解填詞對象的過程,讓Vito明白到觀察與共情的重要,領悟到填詞要寫出別人的心聲,「從他們(受訪者)角度寫歌詞的時候,要知道他們在乎與看重的東西」。

■Season:

燃亮小姊妹的上學路

原來漫長路途有人總記得

提醒窗外其實天亮

叫醒 夢境 拚命咆哮 無需 鈴響

清早每天 往返 異鄉

接近黃昏 房間 打開 見慣她倆

——《大人駕駛手冊》節錄

Debbie與同母異父姊姊的故事,觸發郭思辰(Season)寫了《大人駕駛手冊》。Debbie小時候在跨境上學的路上常被欺凌,姊姊無法陪伴保護,但會在家中擔當聆聽者角色,給予妹妹力量。Season憶述,跟Debbie姊妹訪談期間,Debbie總以開玩笑口睍秅帠Q欺凌的經歷,令她反思良多,「我要思考這件事對小時候的她而言,究竟有什麼意思和影響」。

「我愈來愈覺得寫歌詞不止於此。」周耀輝說歌詞可以是文學或商業產品,亦可以是純粹自娛的作品,「ADHD也好、跨境生也好、邊青也好,我們很少有機會聽到他們的聲音。」大時代下人們無暇顧及他人的生活與困境,小人物的面貌愈趨模糊失焦,「若能藉這樣的機會,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聲音,我覺得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價值」。

■知多點

「少時總認為文以載道,要言志。」周耀輝在華語樂壇筆耕近40年,發表過逾千首詞作,第一首填詞作品,是《愛在瘟疫蔓延時》。他剛做詞人時,確實有許多話要說——1980年代的香港,鮮有人會公開談論同性戀話題或性別議題,「我想告訴世人,我們對性別想像的狹隘」,於是他為達明一派《忘記他是她》(1989)填詞:「愛上是他/是她 是他給我滿足快樂/是那份複雜的感覺」,試圖打破時人對性別的既定想像。「我常想,怎麼流行文化那麼差,宣揚的價值觀那麼單一。」破格意念令周耀輝在詞壇上嶄露頭角,令他繼續用歌詞改變世界。

後來周耀輝覺得填詞可以簡單一點,「如果一首歌面世,不難唱、不難聽,聽眾能跟荂y念口簧』,開開心心,其實也很OK 」。近年,他的想法再度改變,「我不再認為(寫歌詞)要清晰地言志、批判或探討一些社會議題了,但我覺得歌詞要緊扣社會、觸碰人心」。2018年他與音樂人馮穎琪抱荂u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首歌」的想法,共同創立「一個人一首歌」計劃,讓任何人都能以音樂說出生命的故事。今天周耀輝仍活躍詞壇,Jeremy@MIRROR(李駿傑)《半》、林家謙《有你聽我的故事》、泳兒《荊棘海》、陳奕迅《人啊人》等皆出自他手,仍然用歌詞陪聽眾同行,「生活在這個世界堙A我們必須保持敏銳,當你有感受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才會有血有肉」。

年輕詞人與他們的老師——周耀輝

■知多點

粵音:甩咳

詞義:

不穩、不平滑;後來引伸為形容人說話結結巴巴、含糊不清

用法:

.口吃:

小明講????。(小明說話結結巴巴。)

.顛簸、不平坦:

呢條路好??,好難行。(這條路很顛簸,十分難走。)

.進展不順利:

計劃進展好??。(計劃進展十分不順。)

文:鍾美c

圖:黃志東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69期]

更多教育
諗諗佢:冰水KOL 親身示範「斷章取義」
【明報專訊】本文旨在以分析他人觀點作為思辨訓練的素材,並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亦難確保內容無誤。如有任何健康疑慮,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某... 詳情
書之異世界:失約大自然的渺小人類——《海歸線》中發展和傳承的爭戰
【明報專訊】《莊子?齊物論》有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大自然與人類關係密切,天人共生,不止限於科學和地理知識,當中不乏宗教與民... 詳情
有價講:養兒防老,還是養老防兒?
【明報專訊】2023年教育局更新《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包括新增「孝親」為其中一項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強調孝道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 詳情
見聞識玩:儒家六藝之一——數學
【明報專訊】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數學?因為生活處處需要用上數學概念,所以要學會算數呢! ■玩一玩 下方圖形藏了多少個三角形(圖一)?... 詳情
【明報專訊】50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