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林惠斌:宜按對象定內容
【明報專訊】研學團形式單一、僅走馬看花式遊覽景點難免為人詬病。廣州市政協、天河區港澳居民服務中心主任林惠斌曾多次接待從香港過去的研學團,他稱交流團應分不同層次和內容,例如專為就業創業青年、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安排不同活動主題及內容,「現在大學生可能不止關心學術方面,可能還會關注未來在大灣區不同城市就業創業,想了解畢業之後的發展方向」。
他說,對於小學生,除了可安排有關文化行程,亦可增加一些娛樂元素,「是否可增加一些非遺內容,帶學生們學舞龍舞獅,又或參加非遺工作坊,親手製作,置身其中就會更加容易了解當中文化,手工品還可以帶回香港作為紀念」。
稱一團20至30人溝通較有效
林惠斌認為研學團人數不宜太多,「我發覺比較有效的溝通討論,一般是在大概20至30人,人少大家就會比較輕鬆,願意將他們的想法表達出來」。他也指出,交流一定要持續,「初次或較少參加研學團的同學,可以先眼看耳聽,廣泛了解每個城市,若參加過幾次,就較有把握做深入的溝通交流」。他舉例,教育局的姊妹學校計劃為兩地學校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姊妹學校之間可以增加合作,形成持續的交往,「例如鼓勵姊妹校學生每3個月見面一次,不僅能更加了解彼此興趣習慣,建立朋友關係,亦令大家會對交流有一種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