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港人辦灣區研學團 精製行程重交流 不止遊景點 設體育及專業界別互動環節
【明報專訊】疫情後兩地交流重啟,加上政府積極鼓勵,粵港澳研學交流團如雨後春筍。疫前已辦過內地研學團的劉子健,也在去年「重操故業」,於內地成立旅行社,專門給香港客戶安排研學團行程。在他看來,一般研學團比較注重參觀拜訪,交流活動稍有不足,「但交流團最主要目的就是交流」,因此會按研學性質需求度身訂做行程,包括田徑、籃球等體育交流,律師、會計等專業行業交流。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劉子健的父親在香港經營旅行社超過30年,「家規」下劉子健(圖)18歲已考了領隊牌。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概念首次在國家文件提出,逐漸得到社會關注,「當時舉辦過一些內地研學交流團,發覺這個板塊的發展不錯」。不過疫情3年兩地封關,相關業務只能暫停,到去年恢復通關,劉子健遂成立「廣東理想假期國際旅行社」,再次展開粵港澳研學交流團業務。
多產品展示 參訪科企受歡迎
「參團的以大學、中學生或青年機構比較多,我們會根據他們的交流主題定製行程,對接內地不同企業或機構。若是主題偏向文化類,就會安排到一些創意產業園、文化景點等;若偏向創業類,就安排去港澳創業基地交流,以及邀請在內地創業的港青分享經驗。同時會安排參訪企業或院校,例如億航無人機、小鵬汽車,或者vivo、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工廠參觀,讓大家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劉子健指出,通常科技類企業較受學生歡迎,因為比較多產品展示,「例如無人機表演,多部無人機在空中整齊的擺出圖案」。
訂難自赴行程 最長籌備3月
不過安排行程並不容易,籌備一個團最長需要3個月,「有時候想去的地方不是那麼容易安排,需要預先申請,以及要提前向政府、企業或機構出公函對接。有時候臨近出發,可能對方突然有事取消,就要立刻轉其他目的地,所以我們每次都要準備好後備之選」。劉子健又稱,學生過去和家人旅行時或已參觀過博物館等較著名景點,因此會安排一些他們平時或難自行到訪的行程,例如不同機構、企業等,既有新鮮感,亦能從更多角度認識國家。
港青訪內地消防 球賽切磋求精
「上個月我們辦了一場三日兩夜的體育交流團,效果就很好。」劉子健表示,該團30多名香港青少年籃球愛好者獲安排參觀容桂職業消防隊體驗館,除了觀看消防演示,體驗如何穿戴消防衣,以及在封閉示範室模擬煙霧下逃生,還安排消防員和他們打了一場籃球賽,「透過實際比賽切磋,讓香港青年見識到消防員的體能強大,回港後會更精益求精去訓練」。此外透過比賽互動,大家自然而然會變熟絡,之後再安排一起吃飯,彼此更願意聊天了解,對港青受益更大。
在劉子健看來,交流團最主要目的是交流,而不是單純參觀,「我們除了安排體育交流,亦有專業的行業交流,譬如會計、餐飲、法律交流,餐飲業可以安排他們去參觀預製菜廠,找企業負責人跟我們介紹企業發展等」。
對於未來發展,劉子健表示,希望能夠在內地開設更多分社,不限於大灣區,譬如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將交流研學業務發展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