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識「玩」喎——英國倫敦的「玩耍博物館」
【明報專訊】我們從小常被師長告誡學業為重,玩耍彷彿帶荂u不務正業」的意味。其實適量的玩樂時間,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很大益處,休閒活動對成年人維持身心健康亦相當重要。今日你「玩」了沒有?
玩耍(play)是以娛樂為目標的自主行為,亦是休閒活動。成長於不同年代的孩子玩耍經驗相異——大部分戰後一代的家庭不止一個孩子,加上當時鄰里關係較緊密,住在附近的孩子通常會一起玩耍。除了團體遊戲,他們還會玩模型車、彈珠、棋子、娃娃等。1980至90年代市面上多售賣供一人或少數人玩的玩具,如1980年代的掌上遊戲機、1990年代後期興起的電子寵物「Tamagotchi」等,團體遊戲則有多款桌上紙牌遊戲可選。隨荇a用電腦普及,近數十年電腦遊戲變得多樣,手機遊戲更能隨時隨地提供娛樂。
「玩洁v有益身心
有研究指出,玩耍能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有助維持生理及心理健康。心理學家自1970年代起開始研究玩耍對人類身心發展的影響,大部分結果顯示,孩童能從玩耍中了解個人喜惡及周邊環境 ,再從嘗試不同的活動中發掘到個人長短處。能主動參與玩樂的孩童,較能在生活中產生自主感,從而提升自信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群體活動也能令他們更理解他人感受,培養同理心,有助日後與人互動和發展人際關係。
透過玩耍探索世界,亦可提升孩童的學習意欲兼發展各種基本技能,其中一種常見的玩耍方式是「角色扮演」,如孩童會為不同模型和娃娃「配音」,創作情境和故事,從中練就語言能力。若成人參與玩樂,孩童更可透過互動學習到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同時藉想像刺激各種情緒的形成,助他們接觸日常生活中未必能經歷的情境,提升理解和掌控事情的能力。
心理學家Howard E. A. Tinsley在1986年提出理論,指出玩耍對人類身心發展十分重要,但他認為,活動本身並非重點,重要的是活動體驗,即當事人如何投入活動當中。愈能投入休閒活動和與他人互動的人,就愈能滿足心理需要,達至身心健康。
想玩?去博物館玩
位於英國倫敦的Young V&A早前經翻新後重新開幕,以「想像、玩耍、設計」為意念,目標成為適合孩童、青少年和家庭到訪的博物館。人們踏進新館,彷彿到訪遊樂場,大堂設有如大型旋轉滑梯的樓梯,旁邊兩層的圍欄上又以碩大字體砌起區域主題,包括「展覽」(Exhibition)、「設計」(Design)和「玩耍」(Play)。設計區域中展出不同年代的玩意,也展示了如何透過設計創造和改善玩具,玩耍區域亦特設讓孩童與遊樂設施互動的空間。
除了英國,美國羅切斯特(Rochester)亦有個擁有全球最大型與玩具相關藏品的博物館。The Strong National Museum of Play在1969年成立時,主要展示創辦人Margaret Woodbury Strong(1897-1969)的玩具收藏,同時分析美國二戰前的社會文化歷史。Margaret在一本1915年的記事簿中,記錄了自己青少年時期的玩樂和休閒活動,包括音樂課、高爾夫球課、網球賽、騎馬、美術課、去劇院看表演、學習茶舞和旅行。在熱中休閒活動的家庭成長,她明白玩的重要,直至成年後依然不斷發掘興趣,也參與不同社交團體(social clubs)。Margaret喜歡單字「fun」(樂趣)和「fascination」(魅力),她最初希望博物館以Museum of Fascination命名,不過有份籌備的專家希望透過藏品探討更深入的議題,故以現在的名字命名博物館。經數次改良,博物館室內設計滲有大量互動元素,讓觀眾探索玩耍如何鼓勵學習和創意,同時展示玩樂對美國文化發展的影響。
文、圖:鄭寶欣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