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立意庫:巴黎偶拾

[2023.12.08] 發表

【明報專訊】11月初筆者和學生前往巴黎參加國際生物科技競賽,奪得金獎而歸,順道帶他們參觀巴黎的文學勝地︰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橫跨塞納河的橋樑如此之多,這道橋之所以聞名,歸功於名作家紀堯姆.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他為了悼念消逝的愛情寫下情詩〈米拉波橋〉(Le Pont Mirabeau),被譽為「法蘭西第一情詩」。這首詩最早由戴望舒翻譯成中文,太多翻譯家忍不住參一腳,故中譯本多得驚人。這不是正好成為我的教材了嗎?當一樣的詩句被人翻譯成不同版本,如何判別優劣?我曾問寫作班上的學員,竟然莫衷一是,每人都堅持自己的選擇。

登橋尋覓心中最佳譯本

畢竟對語言的感受是很個人的,可能受閱讀口味影響,也可能有其他因素。都不重要了,關鍵是,筆者想學生明白「一句句子可以有無數種寫法」,讓我們來讀一些例子︰

戴望舒譯:鐘聲其響夜其來/日月逝矣人長在

聞家駟譯:讓黑夜降臨讓鐘聲吟誦/時光消逝了我沒有移動

沈寶基譯:一任它日落暮鐘殘/年華雖逝身尚在

羅洛譯:願黑夜來臨願鐘聲響啊/時日在飛逝而我卻滯留着

飛白譯:夜色降臨鐘聲悠悠/白晝離去而我逗留

鄭克魯譯:黑夜降臨鐘聲傳來/時光流逝伊人不在

程抱一譯:夜晚來臨,鐘聲外,/日子過去,我徘徊。

上述詩句,全翻譯自〈米拉波橋〉最著名一句︰「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你最喜歡哪個譯本?比照並深度閱讀各個譯本,是學習寫作其中一個妙法,亦是我的秘訣之一。

寒夜裏我帶學生登橋,猶如踏進聖域。遠眺鐵塔,河心豎立着巴黎自由女神像,河水在橋下淙淙流淌,那刻我知道還有個任務必須完成︰找那塊鐫刻着〈米拉波橋〉的詩碑。還是學生眼利,原來詩碑相當不起眼,就釘在橋的一頭低矮處。我摸着凸出來的詩行,想像阿波里奈爾寫詩當刻的絕望愁緒,並請求學生花點時間聽我朗誦全詩。不懂法語就無謂獻醜了,要讀哪個譯本好呢?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徐知免的版本最合心意,就這句「夜來臨吧聽鐘聲響起/時光消逝了而我還在這裏」,讓我多年來心念難忘。

AI翻譯再修改 最好方案

在如此一個淒冷的晚上登橋,踏着前人的腳步,聽着各種聲音,或者是單車的撞鈴、樹葉迎風作響……景致毋須過多修飾,隨手擷來,呼應心中所臆所想去寫就是。倒是不宜寫得太矯情,不必誇大個人情感,我們若非處於「深知身在情長在」的心理狀態,就不必裝作「悵望江頭江水聲」。學生常以為寫得悲壯等於精彩,然而以美麗的文字細述日常與人間風景,才最耐讀。

現在人工智能(AI)很方便,每次寫好文章後都忍不住用它翻譯成英文,看看效果如何。功利一點說,這對學習兩種語言、翻譯都有裨益。好吧,我的真正目的其實一樣功利——想跟不懂中文的外地文友分享詩作。自行翻譯太累人(道行也未足夠),總不能每次拜託翻譯家幫忙,只靠AI又交不出稱心譯本,最好的方案是先交AI初步翻譯,然後仔細修正。這樣不算輕鬆,該下的苦功仍是得下,但經多次練習,竟自覺英語能力有些微進步,不信你也來試試。

用文字記住旅程

這次巴黎之行,我亦有相約當地詩人Timothée Bordenave在丁香園咖啡館小聚,分享彼此的寫作經驗。學生坐在作家費茲傑羅(Zelda Fitzgerald)和貝克特(Samuel Beckett)坐過、鑲了黃銅小牌子的座位前喝咖啡(什麼,海明威?他只會坐在吧枱那邊),聽巴黎人閒話日常,如他以前住在對街,每夜在救護車來回的警笛聲包圍下安靜地閱讀和寫作。學生聽故事的當下或者只感沉悶,然而這經歷足夠他們記得一輩子了。這篇專欄文章正示範了如何把這些記下來,看,當中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情節,有的只是咖啡館裏的溫暖空氣,咖啡的氤氳在法國腔和香港腔的英語之間縈迴不散。

巴黎的文學地景多不勝數,我們到巴黎植物園觀豹,我也忘了捧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首本名作〈豹——在巴黎植物園〉來朗讀。不必了,當下還是追着來回踱步的豹比較快樂,並且好好記住一切:如此,在記憶裏我隨時可回去任何一個地方,寫我所思。至於里爾克這首詩有什麼值得學習之處?擇日再說。

■阮文略

中大生物化學(醫學院)哲學博士,中學生物科教師、圖書館主任。曾獲香港藝術發展獎文學新秀獎、磨鐵詩歌獎、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等,詩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於海外發表。最新詩集為《物種形成》?。

文、圖:阮文略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78期]

更多教育
博看世界:識「玩」喎——英國倫敦的「玩耍博物館」
【明報專訊】我們從小常被師長告誡學業為重,玩耍彷彿帶着「不務正業」的意味。其實適量的玩樂時間,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很大益處,休閒活動對成年人維持... 詳情
潮看文史:子(zi2)女(neoi5)
【明報專訊】「新生嬰兒獎勵金」成為熱話,除了討論效果,更有人質疑濫用(邏輯水平堪憂)。2萬元與生育率的關係非我等閒人可窺,倒是一貫政府風格的... 詳情
新聞中文:「醜建築」拍賣
【明報專訊】中華文化有不少獨特瑰寶,但若不善加轉化,隨時由「美」變「醜」呢! ■新聞事件 曾兩度入圍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的廣州地... 詳情
【明報專訊】懷璧其罪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 詳情
奇趣中華:何謂守禮?
【明報專訊】《論語》中,孔子教導學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即不符合禮節的事不應看、不應聽、不應說、不應做。對孔子而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