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飈是助長通脹「主兇」 俄烏戰前已升 籲政府管制
【明報專訊】加息會增加借貸成本並減緩經濟發展,但是不能解決導致通脹的最大因素是石油燃料成本不斷增加。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的封鎖政策和俄烏戰爭只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呼籲政府控制油價。
加拿大上個月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今年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前一年增長了6.8%;其中1.8%是由於能源的總體影響,而1.3%是由於汽油的單獨影響。因此,4月份的價格指數增長中約有25%是能源價格的直接結果。
Brompton基金的首席投資官劉勞拉(Laura Lau)說:「石油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運往雜貨店的貨物都是汽車運輸。」因此,很難具體量化石油價格上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推高了通脹率,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在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的情況下,油價不下降,通脹很難下降。
滿地可銀行(BMO)的首席經濟師波特(Douglas Porter)說,現在不是讓油價下降,而是減緩價格增速。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們往往認為俄烏戰爭是推動油價飈升的關鍵因素,的確,戰爭推高了油價,但是戰爭開始之前油價已經瘋狂上漲。
疫情期間,由於需求下降,油價突然下跌。當全世界從疫情中走出時,需求逐漸增加,供應逐漸跟不上市場所需。石油公司為了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油價從2021年底至2022年初穩步上升。波特說:「俄烏戰爭之前,油價是每桶90美元。石油行業在在戰爭爆發前就有通脹的問題,現在只是更嚴重了。」
石油公司可以生產更多的石油,讓價格放緩,但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工人在疫情期間失去了工作,加上很多國家正在進行產業轉移,從石油資源向可再生資源過渡,但是現在還沒有完全擺脫石油。
劉勞拉說:「很多熱中於環境保護的政府提醒石油企業,這是一個沒落的行業。」甚至國際能源局(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也呼籲立即停止石油產業擴張,儀表在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
同時,石油企業希望繼續賺取高額利潤,償還以前的債務。劉勞拉說:「我認為產量會提高,但不會像過去那樣提高20%-30%,因為沒有利潤。」
Aaron Zhang,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