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圖說:里斯本的風光
【明報專訊】提到里斯本,腦中難免會浮現起當地滿是斜坡的城市面貌,有人甚至稱她為「歐洲的三藩市」,亦因為這樣的城勢,讓里斯本得到「七丘之城」這個別稱。除了山丘,作為面向大西洋的歐洲城市,里斯本的海岸也牽引茷雃h關於航海的故事。這次我們從海岸線依山而行,解構這座山城的風光。
■基本資料
里斯本位於葡萄牙西南沿岸,該國語言中稱作Lisboa,華語中亦有「葡京」一名,意指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是西歐古老城市之一,也是希臘雅典之外,歷史最悠久的歐洲首都(1256年成為葡萄牙首都)。早在公元前 ,就已經有伊比利亞人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一帶定居,也是為何該地區至今仍被稱作伊比利亞半島。里斯本先後受到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政權統治,亦因為其臨海優勢,自然而然發展成為貿易重鎮。曾經有很多航海家和商人從里斯本出發,航向大西洋往各地探索,這些旅程為里斯本帶來不少商業機會,經濟發展日漸蓬勃。1910年,該國君主制被推翻,葡萄牙正式成為現今的葡萄牙共和國。
海上航道的起點
里斯本臨大西洋,一直是許多航海之旅的出發地,自14世紀開始,Belmm海岸更是許多船隻出發探索世界的港口。1940年葡萄牙世界博覽會選址便因而於此,建築師Josm ?ngelo Cottinelli Telmo及雕塑家Leopoldo de Almeida更共同創作臨時雕塑作品,亦即「發現者紀念碑」(Monuments to the Discoveries )。20年後,為紀念航海家亨利(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逝世500周年,雕塑作品被重建,這次使用了更堅固的物料,以作長期展示。
被稱為「航海家亨利」的Dom Henrique(1394-1460年)是葡萄牙帝國的王子,也是15世紀該國海上版圖擴展的核心人物。歐洲航海時代始於15世紀,各國紛紛探索世界其他土地,發現了許多未知的陸地,當時很多歐洲政權在美洲大陸建立殖民地。這個歐洲歷史上的重要時代以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為首,不少著名航海家湧現,哥倫布也是其中之一。正因如此,大力支持及參與世界探索和發展海上貿易的航海家亨利尤佔重要地位。
事實上,發現者紀念碑並非單為紀念航海家亨利而立,紀念碑兩旁下方還雕有一堆人像,當中包含了32名發現者的雕塑,包括航海家、製圖師、戰士、殖民者、傳教士、編年史家、藝術家等。在那個充滿未知的時代,這些人以個人專長開創了土地領域,同時擴闊了世界的知識層面。
路邊栗子香
身處在香港,我們常會在路邊聞到小食檔煨番薯、咖喱魚蛋等氣味,想不到在里斯本的路上,也常飄來一陣類似炒栗子的香氣。每年約11月,葡萄牙踏入冬季,當地路上開始會出現很多炒栗子(castanhas assadas)的檔攤,有指這一傳統來自於聖馬丁 (S?o Martinho)將大衣分贈予幾個路邊乞丐保暖的故事(也有指這些乞丐其實是耶穌的化身)。因此每年由11月11日的St. Martin's Day開始,葡萄牙人會吃暖和的栗子,以及喝由夏天收割的葡萄所釀之新酒慶祝,或會喝兩種與栗子相配的酒Wgua-pm和Jeropiga,也宣告荂u栗子季節」的開始。
大地震「留下來」的修道院
1755年11月1日,位於歐洲和非洲板塊邊界的里斯本經歷過一場大地震,及後引發的火災和海嘯令10萬人罹難,是為全球史上其中一次嚴重地震。在里斯本市區的橙紅色瓦頂中,一座灰白色的廢墟格外顯眼,這是位於市中心小山丘上、建於1389年的卡爾莫修道院(Convento da Ordem do Carmo)。1755年修道院在大地震中摧牷A但部分立面仍相當完整,是震後少數「存活」的建築。修道院擁有全里斯本最大的教堂,地震發生後並沒重建,現在成為考古學博物館。
世界防震建築起源
海上貿易發展發達,令航海時代的里斯本一度富裕起來,但由於城市發展缺乏規劃,市內新舊建築交錯,道路也雜亂無章,故有說1755年大地震是葡萄牙踏上現代化的重要契機,變相把城市推倒重來;亦有人以宗教角度分析天災,認為地震是天譴、啟示。不管論述孰真孰假,當時的里斯本都急需重建,龐巴爾侯爵(Marqu吱 de Pombal)在整個重建工程中就扮演了領導者角色。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城市道路規劃及防震建築,這些新型房屋的設計,後來被稱為「龐巴爾風格」(Pombaline style)」。
龐巴爾式防震屋是史上其中一個最早的防震設計,防震屋利用活動式木製部件組合而成,建築物會隨地震的幅度晃動卸掉衝擊力,致主體結構不會倒塌,又利用牆壁分隔空間防止火災擴散。龐巴爾式設計多數為4層建築,同時限制建築高度,地面層是為商店,樓上則為民居並設有露台。新式房屋立面以簡潔設計以主,主張減少不必要的裝飾和陳設。龐巴爾曾提倡宮殿跟從這個設計原則,但遭到貴族反對。至今遊人仍可在里斯本各處看到這些建築,特別是在Baixa區,從這區的別名「Baixa Pombalina」可略知一二。
文:鄭寶欣
圖:鄭寶欣、網上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