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時政一周:灣區機場去年貨運增客運減
【明報專訊】上月湛江吳川機場通航,將成為北部灣和粵西地區對接海南自由港的重要機場,據中國民航局早前發布的《2021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生產統計公報》,去年中國民航業在客貨運與飛機起降量都較2020年好轉,但具體而言是國內航線表現遠勝國際航線,這與疫情下的封鎖政策有明顯關係;再者,疫情兩年對民航業打擊甚大,業界去年雖有好轉,但相比疫前仍有一段距離。
現時全國(只計內地)共有248個機場,其中客運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有29座,承擔全國70.8%的客運量,不過還沒恢復至2019年83.3%的比例。根據《公報》,去年內地機場客運量為9.07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近七成;航空貨運「基本恢復」至疫前水平,其中國際線更達2019年的124.4%。
四大城市群獨灣區客量減
從城市群來看,航空資源最集中、航空需求最大的長三角城市群機場依舊是四大城市群中最繁忙,去年客運量按年升4%至約1.68億人次。成渝城市群機場去年表現不俗,客運量年增7.2%至8985.9萬人次,僅次長三角;大灣區城市群機場則以8724.1萬人次排第三,雖較京津冀的8126.3萬人次高,但按年減4.6%,是四大城市群機場中唯一出現跌幅。不過四者均未回復至疫前水平(圖e)。
從個別機場客運情G來看,去年客運量頭十大機場並無變化,只是排名有升有跌。上海虹橋機場回升至第5。過去數一數二的北京首都機場則進一步下滑至第6名,或是已啟用兩年的北京大興機場攤分部分客量所致;大興機場去年客運量2505萬人次,排名第11位。
與2020年相比,十大繁忙機場亦只有重慶江北、上海虹橋和浦東的客運量按年有微幅增長;而與2019年相比,十大機場亦僅恢復到當年六成左右水平。另一方面,去年香港國際機場續受疫情及入境限制影響,客運量僅135萬人次,按年大跌84.7%,與內地機場的數據有天淵之別(圖2)。
客運處於寒冬,但貨運卻表現強韌。去年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按年上升12.5%至502.7萬公噸,超越疫情爆發前的480萬公噸,高於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及深圳寶安這三大全國貨運量最高機場。而單看全國十大貨運量機場,除了北京首都、成都雙流和上海虹橋外,其餘7座機場的貨運量也超過2019年水平(圖1)。
中港國際客運同跌八成
雖說香港機場客運表現不及全國機場,但要注意香港無內陸航線,全屬境外航班,而據民航局統計,去年全國國際航線的客運量只有305.1萬人次,按年減82%(圖4),因此論國際航線表現,香港情G與內地相符。此外,去年香港機場飛機起降量按年跌9.9%至14.5萬架次,相比內地國際線飛機起降量年減22.2%至24.5萬架次,減幅反而無內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