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勝利」 前暴動案大狀:無改定罪門檻 裁決指評估暴動勿「過於刻板」 江樂士:檢控實用指引

[2021.11.05] 發表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昨日裁定「共同犯罪」及「共同目的」原則均不適用於非法集結及暴動罪。有法律學者認為,裁決對被告一方沒任何益處,是「控方的勝利」。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認為,裁決對控方及法庭提供「實用的指引」。有曾為暴動案被告辯護的大律師認為,裁決無改變相關罪行的定罪門檻。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院長楊艾文回覆查詢稱,裁決代表終院認為非法集結及暴動罪的定義很廣,若要套用「共同犯罪」概念,將會是「沒有需要及多餘的」;而暴動及非法集結案中,控方毋須舉證參與者有「額外的共同目的」,認為是「控方的勝利」。對於不論被告在場與否,均能以「從犯罪行」或煽動、串謀等罪起訴,楊認為控罪定義並不比過往寬鬆,被控該兩罪的被告並無從今次裁決得到任何益處。

港大法律系副院長:

真誠信集結合法 不會入罪

楊艾文補充,裁決承認控方須證明暴動或非法集結者有意圖參與集結,故若有人真誠相信自己參與合法集結,相信不會被定罪。

前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江樂士認為,終院裁決釐清暴動及非法集結罪行條文的原意,形容裁決「符合常理」,顯示若有人穿黑衣、攜眼罩和面罩,必然涉及暴動或非法集結。他又表示,終院裁決亦指出評估暴動及非法集結發生的時間及地點時不應「過於刻板」,為律政司檢控及法庭裁決提供「實用的指引」。他認為這不代表會有更多人被檢控,律政司的工作應「一切如常」(business as usual)。

有曾為暴動案被告辯護的大律師表示,終院裁決沒有改變暴動罪的舉證門檻,只是釐清控罪適用範圍,法庭仍可從被告身上的裝備推論有否參與暴動,並要視乎具體情况。他舉例,曾有人將「香港民主女神像」抬上大帽山,「都係帶gear(裝備),但點可能係暴動同非法集結?」他又說,過往不少人在合法遊行喊口號,據終院所指,相關言語與暴動有關才可入罪,「如果令暴動火上加油,明顯會涉及罪責」。

更多要聞
盧建民終極上訴駁回 終院裁暴動集結毋須證「共同目的」
【明報專訊】2016年旺角衝突中暴動罪成的盧建民就定罪上訴,爭議《公安條例》下的非法集結及暴動罪是否包括「共同目的」原則。終院昨一致駁回上訴... 詳情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就「共同犯罪」及「共同目的」等原則是否適用就暴動及非法集結罪的裁決,對未開審或仍未裁決的案件影響深遠,並對下級法院具約束... 詳情
控暴動學生不感樂觀 憂叫「香港加油」變教唆
【明報專訊】女學生小樂(化名)前年11月在理大外圍幫忙傳物資,被控參與暴動。對於終審法院裁決,她起初覺得鬆一口氣,「至少要有好多證據推論,先... 詳情
水牛爭地盤追逐 學童捱撞一度昏迷 貝澳一帶約50頭 漁護署將捕涉事牛絕育
【明報專訊】大嶼山貝澳昨有兩隻水牛追逐期間衝上行人路,撞向一群學童,3名外籍學童需送院治理。其中一名被水牛撞倒的8歲女童,腹部受傷一度昏迷,... 詳情
【明報專訊】大嶼山貝澳兩隻水牛追逐期間撞傷學童,有保育者表示,現時季節漸漸踏入冬季,水牛群一般會佔據一處地方過冬,水牛群內只容許一隻「牛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