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內科、兒科、急症科需求殷 醫局:再多醫生回流都能吸
【明報專訊】港府擬免試引入港人海外醫生,明天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受訪稱,當局對醫生專科培訓「不設限制」,只要獲部門聘請、醫專同意培訓,當局「義無反顧」協助受訓,其中內科、急症科、兒科及家庭醫學科等需求熱切,培訓名額「請完本地醫生都有剩」,相信再多醫生回流都能吸納。
明報記者 許芳文
海外醫生可透過「有限度註冊」於公營醫療機構服務,包括醫管局、衛生署及兩間醫學院,港府擬增「特別註冊」途徑,讓專科醫生於上述機構工作滿5年可正式註冊,即可選擇於公營或私營執業。
專科培訓「不設限」 倘醫專允訓必協助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表示,現有35名有限度註冊醫生在醫管局,包括22名駐院和13名副顧問醫生。他稱當局每年接獲不足100名海外港人有關回港執業的查詢,而海外醫生在當地已有工作安排,相信修例初期「不會一下子有好多醫生衝回來」,預料會是雙位數,但估計由第二、三年起,人數會逐步上升。
目前醫學專科學院(醫專)轄下9個學院為海外醫生提供專科培訓,楊說當局於專科培訓「不設限制」,「只要(獲部門聘用的)同事想受訓,醫專接受他們的申請,部門及聯網會協助其成為專科醫生」,讓公營醫療有更多專科醫生。他舉例,目前需求熱切的專科如內科、急症科、兒科、家庭醫學科等,專科培訓名額「請完本地醫生都有剩」,「基本上再來多好多人,相信我們都可以吸納到」。
至於本地醫生擔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後,專科培訓名額競爭更激烈,楊稱「如果好popular(受歡迎),本地同本地都『爭餐懵』,都有本地醫生入不到」,而名額多寡視乎服務量需求,若很多人想入婦產科,但生育率低,沒理由安排大量醫生接受該專科培訓,當局會確保獲正式註冊的醫生有工作。
指增培訓額令或部分專科更缺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黃明欣補充,培訓名額每年都有上落,醫委會因應疫情取消執業試,回流醫生的供應減少,現有人手空缺未必「補得晒」,若開更多培訓名額,不排除醫生「湧去自由發揮」,或導致部分專科更缺人。她說,當局每年會優先招聘本地畢業或通過執業試並完成實習的醫生,並全年聘請海外醫生。
流失率改善 醫生人手增長「但需求太大」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日前稱公院醫生多年來不斷流失,應先「止血」再「輸血」。被問到當局挽留人手措施是否不奏效,楊諦岡稱「止血、輸血這些好臨H,我們集中討論人手」,他說醫生流失率由2018/19年度6.4%下跌至最新約4%;過去5年醫生正增長達700人,平均每年增加逾130人,「做到一些效果,但需求太大,仍需更加努力」。
對於移民潮有否影響醫管局服務,楊稱留意到近期多人討論移民,尤其有就讀初小或中學子女的家庭,但不掌握他們何時移民抑或安排子女海外升學,「今日政府開了這道門,如他們有志讀醫療,可讓他們日後回港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