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無冷藏需銷毁 北院12天後始公布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下,近月本港血液供應緊張,昨日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O型、A型及B型血僅餘5至6天用量。不過,北區醫院本月8日接收輸血中心的4包血漿後,血庫職員未將血漿存放冷藏庫,導致需銷毁。院方稱涉及員工溝通問題但一直沒公布,直至前晚社交網站傳出事件及昨日傳媒查詢後,院方始證實事件及通報醫管局總部,但已距離事發12天。院方稱會成立調查小組,並向捐血者和市民致歉。
致歉稱設調查組 馬仲儀:不恰當
北區醫院發言人表示,醫院血庫於9月9日接獲輸血服務中心通知,由該院回收的血液製品運送箱發現4包血漿,因已在室溫存放逾30分鐘,不適宜使用。
該院初步調查發現,涉事血漿於9月8日送至醫院血庫,血庫職員完成登記程序後,因溝通問題未將4包血漿存放於指定冷藏庫,而將其遺留在運送箱內,翌日將運送箱歸還中心。
院方稱非常關注事件,昨日向醫管局總部通報事件,並成立調查小組,深入檢討血庫接收和處理血液製品流程,提出改善措施,並加強員工就事件呈報機制的培訓,避免同類事件。院方稱事件中無影響病人治療。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認為,若醫院一直沒通知聯網或總部,直至網上流傳相關帖文及傳媒查詢後才通報,則屬「不恰當」。她續稱,血液供應一直緊張,認為失誤導致銷毁血包並不理想,促請院方查明點收過程有否問題,並盡快改善。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區永仁稱,血漿含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白蛋白,須冷藏於-10至-20℃的冷庫,可保存一年;一般用於肝病、失血過多的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