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很多亞洲國家仍主要用煤發電,製造大量碳排放,加劇氣候變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19年11月初呼籲亞洲站在對抗全球暖化的前線,戒掉「煤癮」(coal addiction)。當中有何困難?
文:古晨燕
◆題目
亞洲國家戒除「煤癮」的可行性有多大?闡述你的意見。 〔關鍵字解讀〕
↑亞洲國家:
可分為東亞(如中國、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如菲律賓、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亞(如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中亞(如吉爾吉斯、哈薩克等)和西亞(如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伊朗等);當中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部分是新興經濟體
↑煤癮:
回答此題時,除要對亞洲國家的發展狀G有一定的了解外,同學也需具備煤及其他能源的優劣等知識
↑可行性:
題目屬評估題,同學須具比較意識,分析正反論點。「可行性」即一建議/方法/政策/法例在實施時會否遇到困難,分析方向可包括執行者的能力(決策權、有否資源如資金、技術、人才等)、持份者意見(不同價值觀、民意基礎等)、方法本身(如成本效益、利弊)等
■爆point參考
◆可行性小
1.煤乃亞洲主要能源
•煤(coal)在不少亞洲國家屬主要的能源供應,2018年全球煤消費量最大的首兩個國家為中國和印度
•國際能源署 (IEA)2019年10月發表《東南亞能源展望》,指出東南亞的電力需求年均增長6%,對煤炭的需求也持續上升,預計由2018年的1.43億噸增加到2040年的2.72億噸
•縱使不少亞洲國家按《巴黎協定》制定減排計劃,但面對電力需求不斷上升,要淘汰煤並不容易,如韓國目標2030年前將可再生能源的用電比例提升到20%,但預期燃煤發電的比例仍達36.1%
2.煤電成本較低 供應穩定
•相比天然氣、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煤容易開採、價格較低廉、供應穩定,是其受亞洲國家歡迎的主要原因。不少亞洲國家屬發展中國家,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時,難免先考慮成本效益和穩定供應
•IEA能源市場與安全保障主任貞森z祐(Keisuke Sadamori)指出,目前煤的需求於亞洲難以下跌,因它們可負擔煤的價格,「尤其在南亞和東南亞,煤被視為可提供能源安全及支持經濟發展」
•能源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 2019年9月的報告指出 ,由於電力需求增加及可負擔程度,預計至2040年,燃煤發電在東南亞的佔比仍達36%
3.缺資金技術發展清潔能源
•不少亞洲的發展中國家沒有資金和技術發展其他能源替代煤。核能雖高效潔淨,但核電廠建設成本高昂;要發展可再生能源,則需有適合的自然環境條件和開發技術等
•越南海岸線綿長,具發展風能的潛力。不過,當地的風電建設進度緩慢,原因包括資金不足,且專案融資市場不成熟、籌劃許可申請過程冗長、電網基礎建設不足等
•越南2009年通過興建核電站,原定2014年動工,但於2016年宣布取消,原因包括建設成本比原估算倍增至190億美元、能源需求量較估算為低
4.「清潔煤技術」助減排
•部分亞洲國家近年應用「清潔煤/潔淨煤技術」(clean coal technology ,即從開採到使用的過程中,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技術),既可減少燃煤發電對環境的影響,並提高能源效益,令相關國家有更大誘因繼續使用煤
•2019年2月人民網報道,中國2014年起推動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包括改造已有煤電機組、新建屬超低排放煤電機組,而發電成本增加輕微;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國超低排放限值煤電機組佔全部煤電機組逾75%
◆可行性大
1.清潔/可再生能源成本降
•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質量提升和成本下降,變相削弱煤的競爭力,吸引部分具環境條件的亞洲國家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長遠可戒除「煤癮」,實現能源轉型(energy transformation)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19年5月發表報告指出 ,2018年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降至歷史最低水平,預測成本下降將持續10年,同時全球逾3/4陸上風電和4/5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於2020年投產,發電價格將低於煤、石油或天然氣發電的最低價
2.國際協作推動清潔/可再生能源
•東南亞地區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多元,具環境條件發展太陽能、風能、熱能和水力發電等。國際協作有助亞洲國家克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資金和技術難題,從而降低對煤的依賴
•近年大力發展太陽能的印度和法國於2018年3月牽頭成立「國際太陽能聯盟」(ISA),目標為發展中國家籌集1萬億美元以上資金,並通過技術分享等,爭取於2030年前共增加1000吉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
•2020年1月動工的越南Tra Vinh省離岸風力發電場,由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計劃Climate Investor One注資、韓國能源公司ST International聯合出資,丹麥風力渦輪機製造商Vestas為工程總承包
3.煤電漸失國際金融機構支持
•國際社會日益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全球不少金融機構相繼停止為燃煤電廠項目融資或資助,可能迫使亞洲國家調整能源政策,減少用煤
•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2019年2月的文章指出,全球超過100家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主要銀行和保險公司從煤礦業或煤電廠撤資
•能源研究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研究員Christine Shearer 2019年8月撰文指出,泰國、印尼、越南和巴基斯坦均在未來國家能源計劃中減少用煤,當中不少項目涉及與煤炭相關的財務問題
4.公眾環保意識提升
•民眾的環保和公共衛生意識不斷提升,開始意識到開採煤礦和興建煤電廠帶來的環境和空氣污染問題,如近年中國和印度的嚴重霧霾情G便引起愈來愈多關注。民眾壓力甚至可促使政府改變依賴煤的能源策略,2017年泰國政府便在民間反彈下擱置於南部興建燃煤電廠的計劃
•部分亞洲國家有市民抗議興建燃煤電廠,如2016年4月孟加拉有村民反對興建由中國投資的燃煤電廠,示威衝突不幸釀成傷亡。該燃煤發電廠選址在全球最大紅樹林區Sundarbans邊緣,示威者擔心燃煤會造成空氣污染,破壞環境,並會因徵地而被逼遷等
[通通識 第6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