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西貢市中心出發,約20分鐘船程便可到達鹽田梓。該地一度荒廢,自2000年起村民與一班希望保育鹽田梓生態的人士努力復修各建築物,鹽田、天主教堂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獎項,肯定村民保護文化遺產的努力。
「天」命有歸:天主教客家村
談到天,不少人會想起宗教。充滿客家風味的鹽田梓,原來是香港的天主教發源地之一。1864年兩名傳教士和神父(Fr. S. Volonteri)及柯神父(Fr. G. Origo)被派到鹽田梓傳教,兩年後當地的陳氏家族約30人領洗為天主教徒,至1875年全島200多名居民皆接受領洗。小島名字中的「梓」字,有「懷念故鄉」之意,每年5月第一個周日,已遷到市區生活的村民都會回去參與主保瞻禮,緬懷昔日時光。
聖若瑟小堂於1890年落成,教堂前方設祭壇和聖若瑟像,聖若瑟為耶穌養父,聖像手抱嬰孩耶穌,露出慈祥笑容。在鹽田梓長大、曾任多間天主教學校校長的陳子良表示,當時教會既尊重客家文化,亦擅長在當中發揚福音精神,如聖像造型呼應了傳統客家「重男丁」的概念,「男丁是家族未來的希望,傳教士把聖像放在重要位置,是對男性的肯定」。上世紀曾於西貢傳教、又到鹽田梓探訪的福約瑟神父,2003年獲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為「聖品」(意為「聖人」),聖若瑟小堂後方的玫瑰玻璃窗可見耶穌手搭茖閂麰薷邞犖眽咫鱆犒炷蛂A盡顯教堂入鄉隨俗的一面。
藝術節策展人、策展單位「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Simon)指出,客家人昔日四處遷徙,「很多時被當地人歧視,是比較邊緣化的族群」,於是傳教士早年在新界傳教會學習客家話,方便與村民溝通交流,令村民有感天主教肯定了他們的地位。
望「天」打卦:曬鹽是修行
約300年前,客家陳孟德夫婦從深圳來到鹽田梓建村,陳氏家族便成為島上的原居民,以曬鹽及捕魚為生。鹽田梓曾為五大鹽田之一,曬鹽後來式微,在1980年代一度轉變成魚塘。鹽田管理員葉陳立(David)估計,因鹽田梓地理位置偏遠,政府未必能進來抽稅,亦有說每次送鹽到市區販賣時,村民會被鹽梟打劫,故村民放棄曬鹽,「做鹽能掙錢的有幾種人,包括鹽商、鹽梟、鹽官,而鹽工永遠是最辛苦的」。
為了保育歷史遺落的產物,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屬下的鹽光保育中心數年前再次推廣鹽田,但復修鹽田困難很多,如鹽田原貌和製鹽技術並無文獻記載,復修團隊須遠赴汕尾、台南考察,亦缺乏人力、資金等。後來得到專家幫忙,又有宗教人士資助,鹽田復修計劃上了軌道,2016年出產了第一桶鹽。
「曬鹽是一種修行。」David說。曬鹽過程需要「望天打卦」,如需連續12至14日沒有下雨、有陽光、濕度低、有微風等。不過,惡劣天氣原來也有助增加鹽的產量。David解釋,溫度若突然變高、濕度驟降,鹽很快就能結成四方形,自然災難後常會出現這個情G,如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後所產鹽粒,較其他時間出產的大顆,味道也不苦澀。
打卡「天」堂
鹽田梓恍如世外桃源,Simon稱鹽田梓為「淨土」,藝術家朋友更向他說到訪後不欲離開!縱使不熟悉客家與天主教歷史、曬鹽工藝,大家到訪鹽田梓,也可欣賞水天一色的景致。
文:蘇翠
圖:蘇翠、資料圖片、文化葫蘆提供
[語文同樂 第4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