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本港津助安老院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養真苑2018年底推出自立支援先導計劃,仿效台灣與日本的自立支援照顧模式,即「不約束、不臥H與不尿布」,不會動輒約束長者,而是設計照顧計劃,支援長者解決問題,如訓練下肢能力以減少跌倒風險,令需穿安全衣等約束物的長者減少65%。
最初不少員工質疑不用約束物,長者可能跌傷,擔憂被家屬投訴。院長林麗鈿說與社工、護士等人設計照顧計劃,找出每名長者被約束的原因,發現不少院友凌晨上廁所易跌倒,往往已預先要求家屬簽同意書允許長者穿約束衣。院方於是針對長者提供支援,如訓練下肢能力以減少跌倒風險、安排睡前小便、增設離H感應器。思維與以往不同,「幫他解決做不到的問題,而不是不去做」。需穿安全衣、防滑褲等約束物的長者由2017年12月的48人,減至2019年10月的17人。部分個案因身體狀G,仍需約束。
林麗鈿兩年前到台灣參觀推行自立支援照顧模式的院舍,目睹當地院友生活質素好,於是嘗試在院舍試行。「管理層決心很重要」,她相信前人成功,香港也應推行,改善院友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質素,在人生最後一程「活得有尊嚴」。
膠紙綁義工 體驗被約束
為讓員工更深入認識自立支援,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舉辦課程,由社團法人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廖志峰等人來港分享,課程中會用膠紙綁茩工手腳數小時,以體驗長者被約束的感覺。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長者照顧—家居及社區照顧)唐彩瑩說,2019年開始亦在日間中心與家居照顧服務試行自立支援,有15名長者參與,部分活動能力好轉,有人能戒尿片。她說以往行業較「專業主導」,自立支援模式則「要令長者有能力做」,冀長遠院舍及社區照顧可推行此文化。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社署提19項建議 加強保障院友
經歷近兩年討論,社會福利署「檢視院舍實務守則及法例工作小組」2019年5月完成草擬工作報告,提出19項建議,包括提高法定最低人手及人均面積要求,以及把處理藥物、使用約束及保障私隱納入法例並設罰則,加強保障院友。
現時《安老院實務守則》及《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為處理藥物、使用約束及保障私隱提供指引,若院舍違規,社署可發勸喻、警告或書面糾正。以使用約束為例,小組建議應以法例規定院舍必須在取得醫生和家人同意後,方可使用約束,並須定期評估及遵從程序,確保安全地使用最低程度約束。小組又建議提高其他罪行罰則,包括無牌經營院舍最高罰款由10萬元增至100萬元。
根據小組報告,約束即以約束衣、手腕帶等約束物品限制院友活動,避免他們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但安老院應避免使用約束,只有在嘗試其他折衷辦法失效後或緊急情G下,才可考慮使用。
.安老院質素(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闡述安老院實行「三不」的自立支援照顧模式對長者所帶來的兩個正面影響。
關鍵字:自立支援照顧模式、正面影響(圖)
◆延伸回應題
(2) 指出及說明社會福利署「檢視院舍實務守則及法例工作小組」工作報告提出的建議,可能導致持份者之間的衝突。
須指明兩個持份者有衝突,並說明兩者的價值觀或觀點,以及由此產生的衝突點;切勿分開描述各持份者的立場
→ 政府 vs. 私營院舍經營者
社署重視公眾利益,為提升院舍質素,「檢視院舍實務守則及法例工作小組」建議提高法定最低人手要求,例如高度照顧院舍每天日間有最少一名護士當值8小時、晚間及通宵護理員與住客人手比例由1比60提升至1比40;相反,私營院舍經營者茩城虓~利益,據悉估算修例後業界需最少增聘370個全職護士,增加其經營成本,故私營院舍或反對提高人手要求。兩者在價值觀上有衝突
→ 院舍員工 vs. 院友家屬
小組建議把院舍對院友使用約束納入法例並設罰則,上述兩者對實行建議的迫切性有衝突。院舍員工重視勞工保障,若把有關事項納入法例,他們或擔心因履行職責而負上法律責任,且現已有使用約束指引,故他們認為沒有迫切需要把使用約束納入法例;反之,家屬重視院友權益,認為小組建議可及時減少院友被過度約束的情G,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自尊。兩者在條文保障的細節上出現衝突
→ 私營院舍 vs. 醫護人員
兩者因重視各自的業界利益而有衝突。小組建議提高法定最低人手及人均面積要求,會增加院舍經營成本,小組又提出把處理藥物、使用約束及保障私隱納入法例並設罰則,院舍因而需要加強員工在職培訓、增撥監督資源等,可能削弱成本效益,故私營院舍業界或反對建議;相反,若實行建議,全港院舍將需增聘大量醫護人手,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機會或收入,故醫護業界支持建議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6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