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台辦昨日表示,國家體育總局正修訂相關政策,合資格的台灣運動員、教練和裁判等體育從業員未來可在大陸「持證上崗」,預計明年初出爐。不過有台灣體育從業者呼籲台人放眼世界,質疑若大陸政策生變,選擇赴陸發展的運動人才反受更大影響。國台辦另亦透露,有72名台灣專業人才入選「千人計劃」,陸委會回應稱立法院已組成專案小組調查。 修訂相關法例 料明年生效 國台辦昨晨舉行例行記者會,首次亮相的新任發言人朱鳳蓮,在回應有關「對台26條」措施時表示,正修訂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預計明年初出爐,屆時台灣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可以「內援」身分參加大陸體育賽事、達到相關技術等級並且提出申請,大陸可向其頒發等級證書;上述人員也可通過參加大陸組織的培訓考試獲得證書。這意味茈x灣運動員、教練、裁判等未來都可在大陸「持證上崗」。 朱鳳蓮又公布,本賽季的中超、中甲足球聯賽和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分別已有4名台灣足球運動員、7名籃球運動員作為相關俱樂部成員參賽。國台辦、國家發改委11月4日發布的「對台26條」中,第25、26條屬體育相關條文。 中央社引述一名不願具名的台灣某單項協會秘書長表示,大陸的政策看似對台灣運動從業者有利,但台灣運動人才不應只把目標放在大陸,「否則只要(大陸)政策大轉彎,影響會更大」。另一名台灣運動經紀人直言,依照《辦法》看來,似乎沒什麼新意,他指現G是無論是教練抑或運動員,在大陸都不需證書就可工作。 台體壇質疑新政策無新意 朱鳳蓮還表示,過去一年多「對台31條」不斷落實,其中在進入大陸事業單位就業方面,目前在大陸200多所高校就職的台灣教師有1600多人。在申請參與國家重大人才工程方面,目前已有72名台灣專業人才入選「千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自由時報》報道指,因「千人計劃」有竊取別國知識財產權的爭議,台灣陸委會昨日回應表示,陸方未公布相關具體個案資料,該說法與實際情形是否相符,仍有待進一步查證,並呼籲學者專家提高警覺;台灣行政院也已組成專案小組調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