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引渡案將於明年1月20日開審。媒體聯盟(media consortium)代表律師科爾斯(Daniel Coles)昨日表示,應准許媒體對庭審過程錄像,並延遲2小時後向公眾播放;但孟方律師及代表加拿大司法部律師均對此提出反對。該申請的聆訊今天將繼續。
昨天,在負責審理孟案的法官霍爾姆斯(Heather Holmes)主持下,孟方代表律師團隊、加拿大司法部代表律師團隊及科爾斯於卑省最高法院,就是否應對引渡案進行全程錄影展開辯論。
孟晚舟本人未到場,相較先前幾次開庭時的座無虛席,昨日的庭審席顯得冷清許多。
媒體聯盟指本案備受世界矚目
科爾斯說,本案長期以來備受世界矚目,其影響力早已不單是事件本身,更涉及到加拿大、美國與中國三方之間的外交及經貿關係。如今不僅是政客,很多民眾也迫切希望了解到該案的最新進展。
科爾斯認為,受限於法庭不允許拍照攝像的規定,多數民眾獲悉庭審消息的途徑,只有通過閱讀各大媒體滯後發布的文字新聞。特別是對居於溫哥華以外地區的人們來說,很難親臨現場聽審,或許觀看視頻將是最好的參與方式。
科爾斯提議,應准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庭上放置2個小型攝像機,以紀錄律師、法官及證人陳詞。這些視頻記錄可延遲2小時後向公眾播放,法官有權隨時叫停錄像,證人亦可選擇在錄像期間保持沉默。
憂暫不可公開資料被公開
加拿大司法部律師卡斯利(John Gibb Carsley)表示,雖然願意相信媒體的公正性,但此舉仍存在風險。例如,控辯雙方一般會在庭審首日,拿出一些暫時不可公開的資料,而媒體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毫無掩飾地公之於眾。
孟晚舟的代表律師馬丁(David Martin)也質疑稱,媒體報道都應在庭審結束之後進行,因為公眾需要知曉的內容,只是每次庭審的重點,而非全部。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閱讀記者梳理後的信息,會比直接觀看現場直播更為易懂。
馬丁還舉例說,若庭審中出現類似「雙重事實」(double reality)等術語名詞,如果沒人作進一步解釋,觀眾難免會感到一頭霧水,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甚至還會對其過度解讀。
法官霍爾姆斯也擔憂說,儘管受信任媒體(credential media)都已承諾遵守法院有關規定,但當有人違規時,卻無人可對其進行約束或阻止。
科爾斯庭審結束後告訴記者,他所代表的媒體聯盟由13間媒體公司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