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警方擬明年初試行人工智能(AI)影像分析,打擊交通阻塞罪行,惟無論立法會或區議會文件均無介紹具體方案;負責技術研發的本地科研機構「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接受本報訪問時首次披露,新系統能實時偵測多種路G,包括辨別不同車種、車輛在指定範圍內(如黃格或禁區)逗留時間等(見表)。對於公眾擔心的私隱問題,中心認為可從技術層面解決,如改用低清錄像分析、或將拍攝到不相關的人或事物以「模糊化」處理;惟由於今次涉及警方取證,中心只是研發單位,沒有執法角色,取證的範圍及準則由警方決定。 稱技術上可保私隱 執法準則警釐定 項目負責人、LSCM副總監(研究及技術開發)吳道賓稱,團隊在全港多個路面日夜拍攝,再擷取成過萬張相片訓練系統,目前AI分析準確度逾九成,只需改裝逾5米燈柱、連接電腦及裝天眼等已可應用。吳舉例,若車輛駛入黃格,系統會以秒記錄停留時間,以辨別有否阻塞。 至於系統在執法有否「灰色地帶」,包括車輛逗留多久才算「阻塞」,吳稱準則交由警方與持份者取得共識,中心只屬研發單位,向警方提供技術方案。本報上月就新項目執法準則、實際設置地點等細節向警務處查詢,未獲正面回覆。 反修例風波造成信任危機,外間擔心政府以天眼監控民眾,以至智慧燈柱被鋸斷。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稱短期挽回公眾信心,唯有靠政府提高政策透明度。但他亦說,科技與私隱之間要取平衡點,天眼某些功能難用其他技術取代,「如有兩部車並排行駛,從影像可輕易區分,但改以雷達偵側信號誤差度會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