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政府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問責官員甚少現身公開場合,亦未再有政策出台。昨日有5名司局長網誌講述政府施政新風格,重申加強溝通、吸納社會意見,冀社會重新出發。其中政務司長張建宗在網誌稱會主動接觸青年,財政司長陳茂波亦呼籲,「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官員在網誌發表意見可減低遭質問的風險,然而內文多是官話連篇,「輿論影響力等於零」。
鄭若驊:外界意見不影響檢控
政府近日稱未將6月12日整場衝突定性「暴動」,警務處長盧偉聰、特首林鄭月娥分別稱,只是有人作暴動行為。律政司長鄭若驊昨在網誌中提到,無論任何人如何定性一宗事件,大家均不應任意推測所有涉案者均會被控相同罪名,強調外界意見不影響律政司履行刑事檢控職責。她稱會加強與法律界等交流,制訂政策時會吸納其意見,呼籲公眾勿違法,尤其暴力、破壞行為。
法政匯思召集人李安然表示,若要避免予人律政司檢控受壓觀感,官員應先收回暴動說法,否則若日後控告個別人士干犯暴動罪,或會予人受壓下控告的觀感,質疑林太、盧偉聰談暴動時,「有多少時間認真看證據?」若未看證據便發表相關言論,只會令人質疑有政治動機。
政務司長張建宗在網誌稱,政府團隊會多聆聽,加強就社會關心議題與市民溝通;希望透過主動接觸青年,了解關心他們需要,確保施政更到位。
財政司長陳茂波亦稱,過去一個月不少人感身心疲累、情緒鬱悶,「無論分歧有多大,我相信有一點大家是有共識的: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強調政府深刻認識到,在決策過程中須更多吸納市民意見,盼隨荍齔蓮I政,未來可逐步修補與公眾的嫌隙。
發展局長黃偉綸網誌指出,明白修補關係非一朝一夕,政府會秉持最謙卑的心,汲取經驗、用心聆聽各方意見,盼可跨越矛盾紛爭、重新出發。
勞福局長羅致光說,未必每項政策都獲市民認同,有時或源於思慮不周或民情掌握不足,稱未來整個問責團隊會加倍努力,加強溝通、吸納社會意見,改善施政。
蔡子強:無感染力 官話連篇
對於多名官員於網誌發表意見,蔡子強稱現時政府無人說話有感染力,甚至特首林鄭月娥或鄭若驊一旦公開發言,或引來劣評如潮,故官員會更小心謹慎,遂以網誌代替,好處是毋須遭現場記者質問,可減低風險,然而內文只是官話連篇,「輿論影響力等於零」。
明報記者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