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滑過千重浪」,23年前為香港帶來第一面奧運金牌的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已退役成為全職媽媽。她近日再接受《明報》訪問,提起奪金一刻,仍難掩興奮,但亦透露奪金後成全城焦點,而她一向低調、嚮往自由,在私隱度大減下曾質疑是否不應奪金。她認為體育界的貢獻不能以金錢衡量,勉勵現役運動員「一定要肯付出、有熱誠、不怕辛苦。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你都要面對」。
明報記者
李麗珊在長洲出生,以海為伴,12歲跟舅父學習滑浪風帆,18歲正式成為運動員。1996年,當時26歲的李麗珊代表香港參加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天氣惡劣,比賽一而再取消,但未有影響李麗珊的表現。李麗珊在第8場的總成績已遙遙領先,奠定勝局。回到岸邊,從未在人前流過半滴眼淚、一向予人有些男兒氣概的她,熱淚在眼眶中打轉。
事隔23年,奪金的喜悅李麗珊仍深刻記得。她受訪時表示最喜出望外的,是「可以因為我的金牌影響到很多人、令很多人開心」,但同時她亦瞬間成為全城焦點、傳媒追訪對象。她說曾感到很不習慣,「我本身是較低調的人,一直當運動員,尤其風帆運動比較自由,出到海是自己世界」,惟奪金回港後有大批記者守在家門,為免影響家人及鄰居,她有家歸不得。
回港初期,她無法經常見到家人,在街上即使戴帽也被人認出,令她質疑自己「應否贏這個金牌」。後來她學習站在支持者及傳媒的角度看,明白大家都是希望與她分享喜悅和表達支持,傳媒亦只是為了報道事件。她開始持開放態度與眾人相處,「辛苦感覺減少,對方(記者)可以交差,fans(支持者)亦可得到喜悅」。
2014年,時任特首梁振英表示體育界是「沒有任何經濟貢獻」的界別,惹來抨擊。李麗珊不評論梁的說法,但她個人認為「其實是否每件事都要用錢去衡量呢?」她說運動員形象較正面,帶給港人的正能量更為重要,而且近年不少商業品牌都喜歡以本地運動員做代言人,相信這樣不但可推廣運動,更能為該品牌帶來經濟收益。
退役全職媽媽「比做運動員難」
退役後,李麗珊成為全職媽媽,她笑言做全職媽媽比做運動員難,因每個孩子性格也不同,不像運動員能依靠數據協助,而是要靠自己摸索。李麗珊說運動對其人生、性格都帶來改變,若女兒他日希望成為全職運動員,她亦會支持。現時11歲的幼女也喜歡運動,李麗珊亦會全力配合及協助。
李麗珊與丈夫黃德森育有兩女,雖然早已放下風帆,但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及堅持,同樣令她在照顧女兒時更有耐性。
(報看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