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下周三重ㄘ鬄e海外專科醫生實習的討論,醫學會前日向醫委會提交經兩度微調的方案,建議專科「外援」試後有相當於在公立醫院服務18個月臨H經驗可免實習,惟不涵蓋教學及科研。醫委會主席劉允怡昨表示,教學、科研與臨H工作「不可分割」,「當我們培訓專科醫生時,你告訴我這不是做臨H、不重要的事,我不會接受」。另外,病人組織擬提出方案,建議縮短試後工作年期,並涵蓋教學科研範疇。 投票方式擬先淘汰剩兩方案 劉允怡表示,至昨日收到一個新方案,但未詳細研究,相信明日截止時會再有新方案。他稱目前正探討投票方式,如投票中沒任何方案過半數,可先淘汰最低票方案,直至剩下兩個,理論上會有方案可過半數。他舉例,如全體32名委員出席,當中3人棄權,假設最後兩方案分別得票15及14,獲15票的方案會獲通過。 被問對醫學會提交的方案有何意見,劉允怡說該方案較當初得票最多的方案「緊一點」,認為細節很重要,需釐清當中試後18個月的工作內容,形容「魔鬼在細節」。他又說,考慮時需視乎臨H工作定義有多寬鬆,不認同臨H工作不包括科研及教學,認為教學、科研及臨H「不可分割」,「好多時專科醫生都是我們(大學教授)培訓出來,當我們培訓專科醫生時,你告訴我這不是做臨H、不重要的事,我不會接受」。 劉允怡續稱,醫學會方案與早前被否決的部分方案「有些衝突」,需思考如何解決,對於會否重新討論上次被否決的方案,他說視乎有無委員提出,若與新方案沒衝突可再討論;如出現衝突,要決定是否不就舊方案投票。至於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指醫學界方案非一視同仁,被問有否破壞專業自主,劉允怡稱「任何人提出任何意見,如何改善醫生人手的問題,我覺得都可以考慮意見」。 病人組織倡涵教研間接臨H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昨表示,前晚與醫學會會面,他在會上提出海外醫生試後工作18個月後,再到醫管局做兩周臨H工作,他指醫生認為時間短及難執行,「睇人做又不是,落手做又不是」。他透露,現正研究改良方案,方向包括縮短18個月工作年期,並擴闊臨H定義,不限在醫管局工作,涵蓋直接或間接臨H範疇,例如病理科、放射科及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試等,另包括教學及科研。他補充,今晚將與多個病人團體會面,並期望3名病人組織代表可達共識。 此外,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衛生署長陳漢儀昨晚與前線醫生會面約3小時,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執委馬仲儀表示,會上氣氛平和,嘗試收窄分歧,形容有進展,另有提出衛生署人手流失及培訓問題。同場另有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政府醫生協會主席李慧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