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漁護署2017年底收起郊野公園行山徑的垃圾桶及回收桶,去年郊野公園垃圾量創下自2008年以來新低,但仍有3000公噸,按年跌約11%,反映政府推動公眾教育活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成效欠佳。綠惜地球統計12條熱門行山徑的垃圾,發現排首位的食物塑膠包裝佔20.9%,較塑膠飲品容器17.6%更多。有超馬跑手指出,熱門山徑賽事過後,路上滿佈能量棒包裝袋,「執完過兩日比賽又再出現」,呼籲跑手自行帶走垃圾。 漁處文件:調整大康樂場垃圾桶 被問到政府宣傳是否不足,漁護署發言人表示,2015年開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計劃,逐步移除郊野公園路徑上的垃圾桶及回收箱,到2017年底移除所有垃圾箱後,該署一直監察選定路段的衛生情G,結果顯示垃圾量有所減少。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明日開會,漁護署向委員會提交文件顯示,該署會繼續推廣郊野公園減廢及回收,其中包括調整大型康樂場地垃圾桶和回收箱分佈及數量、提供廚餘收集設施、加裝水機,以及要求郊野公園的小食亭承辦商停止提供即棄塑膠餐具等。 綠惜地球於3至4月期間,就旅發局推介的12條行山徑統計廢物,在12條行山徑撿拾到4664件垃圾,包括973件食物塑料包裝,佔整體20.9%;其次是飲品容器(822件,佔17.6%)、紙巾(500件,佔10.7%)及煙頭(361件,佔7.7%),其他包括樽蓋、濕紙巾、鋁罐、紙巾袋、打火機及膠袋等。 料內地客增 環團籲多宣傳帶走垃圾 該組織又發現,收集到的膠樽中,繁、簡體字比例為74.8%和16.5%,餘下膠樽因無招紙無法辨識。綠惜地球項目主任章詠雯表示,港珠澳大橋及高鐵開通後,預計未來到訪郊野公園的內地遊客會持續增長,政府應向內地遊客加強宣傳「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早餐吃完隨地棄 發泡膠盒塞樹罅 負責在麥理浩徑第1、2段撿拾垃圾的超馬運動員黃浩輝表示,超馬需「長時間作戰」,不時要補充體力,在熱門的山徑賽事路線往往遺下不少能量棒包裝袋,另外沿路樹上掛了不少紙巾,批評這些行為缺乏公德心。帶團行山近20年的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主席李以強表示,行山徑的休息點往往是棄置垃圾的重災區,「在八仙嶺見過有人將食完份早晨全餐隨地棄置」,甚至有人將外賣發泡膠盒塞入樹幹罅隙,這類廢物要花較多氣力才能清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