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日本政府在2019年4月10日局部解封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的大熊町部分地區,讓居民回遷,為2011年核災以來,福島核電站所在的城鎮首次解除疏散令。雖然政府強調除污工作已將輻射水平大幅降低,惟不少居民拒絕回遷;有反對者抨擊,政府推動居民回遷只為在2020年東京奧運前向外界展示福島安全。
距出事核電站7公里
福島第一核電站位於大熊町與雙葉町,是次解封的為大熊町西部大川原和中屋敷兩區(見地圖),位於核電站西南約7公里,佔全町面積約40%。但截至2019年3月登記居民只有138戶共367人,佔全町原本約1萬多人口僅3.5%,意味只有少數居民會返回家園。
共同社報道,首相安倍晉三2019年4月曾到福島第一核電站及其鄰近地區視察,他表示將在2020年3月出席在福島舉行的東京奧運火炬傳遞出發儀式,又說希望向世界展示福島的重建情G,並會努力消除外界對福島食品的負面印象。
居民憂輻射 六成人稱「不回去」
民眾對回遷大熊町反應冷淡,2018年一項民調顯示,大熊町有六成受訪居民表示「不回去」,僅一成稱「想回去」。
現時數以百萬計立方米受輻射污染的土壤仍存放在大熊町內,政府計劃2045年前將輻射物搬離福島縣,但仍未找到永久儲存的地方。報道指,許多居民仍擔心輻射量,且他們8年來已適應了新工作和新居所,所以不願回去。
2019年3月11日,綠色和平在福島核災8周年發表最新報告,表示福島縣部分被政府認定安全並已解除疏散令的區域,測得的輻射水平仍超出日本甚至國際的安全標準,有檢測點輻射水平較國際建議兒童每年可接受的輻射劑量上限高出10至20倍。
——綜合《明報》、共同社報道
■知識增益
核災挫外界對福島農產品信心
香港是日本最大農產品出口地,2017年供港農產品及食物達1877億日圓(約134億港元),佔日本出口市場23%。
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外界對福島食品安全有疑慮。福島核災後全球54個國家或地區限制部分日本食品進口,截至2019年4月,尚有24個未解除禁令。香港自2011年3月起限制日本福島及鄰近4縣的若干食品進口。香港政府2018年7月24日起修訂措施,茨城、木、群馬、千葉4縣的蔬菜、水果、奶和奶類飲品及奶粉,在附有放射性物質檢驗證書及出口商認證書下可進口本港,但福島縣仍未解禁。
商界倡重推核電
福島核災過後,日本倚重化石燃料發電,惟化石燃料依賴進口,日本政府寄望透過重啟核電,緩解電力短缺及電費高企的問題。由日本企業組成的團體「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2019年4月發表政策建議,認為當局應盡快重啟和新建核電站,以維持能源供應穩定。
據綠色和平網站,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漏出來的水,曾接觸過廠內已受損的核燃料捧,流入大海並污染海洋。核輻射影響會禍延下一代。據切爾諾貝爾核意外的經驗,核電廠在1986年爆炸,當地發現當時受污染者所生的下一代亦患上疑因輻射影響引致的癌症。
◆福島災區局部解封(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及說明兩個日本民眾不願意回遷解除疏散令地區的原因。
解題
本題要求指出成因,思考論點時要從持份者「民眾」角度出發,思考其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日本民眾、不願意、回遷、原因(圖)
◆延伸回應題
(2) 在日本是否重啟核電站的議題上,持份者之間可能出現什麼價值衝突?試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作答。
解題
「價值」指行事背後的觀念依據,描述「衝突」時應指出一對的持份者及價值,持份者可包括政府、居民、企業等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重啟核電站、持份者、價值衝突(圖)
顧問教師:古俊彥老師
[通通識 第5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