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有一處「昆蟲農場」,一年能消化3400多噸的廚餘垃圾,解決18萬人的垃圾問題。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張志劍被稱為「昆蟲教授」,他就是這座農場的創始人。張志劍花了近15年時間研究昆蟲,探索出讓黑水虻吃垃圾的技術,創造有助環保與永續利用的昆蟲事業。
走進餘杭區崇賢街道的這座農場,架設茼h處大棚子,棚子底下就是黑水虻的養殖槽,也就是這些昆蟲的家。張志劍將這些白色小蟲稱為「虻寶寶」,視牠們為珍寶。
經濟昆蟲 環保急先鋒
黑水虻的幼蟲初春時會從蟲卵孵化,歷經12至14日成長為初蛹,之後不到兩周時間內,體重就會成長2000多倍,這些營養全源自於牠們吃下的廚餘垃圾。黑水虻幼蟲每生長1公斤就能轉化4公斤的廚餘垃圾,能將廢棄物減量8成以上,排泄物還能做成有機肥料賣入市場,是十分環保的經濟昆蟲。
張志劍指出,黑水虻成蟲長得與蒼蠅十分相似,但不好動也很少進食,成長周期約2個禮拜左右,且十分乾淨,不會攜帶病原微生物。
張志劍為了證明黑水虻不會對人體有害,在帶客人參訪時,總會隨手抓一把黑水虻吞進嘴堙C
張志劍研究昆蟲已有近15年時間,3年前在浙江大學與崇賢街道的幫助下,成立這座農場。農場剛建立時,引起附近住戶疑慮,還會有民眾偷偷跑進農場一探究竟。
永續環保 垃圾資源化
農場歷經多年發展,幾畝地的空間每天能處理約12噸的廚餘垃圾,不僅解決整個崇賢街道18萬人口的廢棄物問題,也讓當初抱蚚h疑的居民心服口服,同時也幫助當地建立起環保與垃圾分類意識。杭州市餘杭區崇賢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建中說,過去廚餘垃圾的處理一直是個難題,但在昆蟲農場3年運行下來,真正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老百姓看得到效果,垃圾分類的觀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昆蟲農場不僅解決垃圾難題,也成為小朋友最好的環保教材,每年吸引超過300位大大小小的學生參訪。
「看到孩子們聽得認真投入,我心堿J高興又踏實。」張志劍說,他身為一位大學老師,在教書與做研究之餘,還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已經十分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