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宋代詩人陸游向後輩談及如何掌握學問時,提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指是身體力行,親身接觸,才是學習的不二法門。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指引中,也建議學生在學習上配合「其他學習經歷」和「全方位活動」,以豐富和擴闊學習經驗。
考察的好處是可以讓同學充分認識社區的環境,特別是大家在日常課堂中,通常會留意和討論恆常的社會議題,卻甚少將相關的議題概念套入社區層面討論。以長幼共融議題為例,通識教育的課本及教材通常只會談及香港人口老化的情G,教師教學時附以小量數據作參考,大家卻極少對地區長者的生活素質深入探討。不幸的是,如果學生對自己身處的社區也不熟悉,就很難將相關的概念連繫到日常生活,因為真正的學以致用,是在生活環境媢篚謘A不能憑空想像。
將概念連繫到日常生活
社區考察可以向同學提供從真實情境中學習的機會,將所學融會貫通。筆者在2019年與學生組織了一系列以「長幼共融」為題的社區考察,配合深入的訪談活動,以了解地區長者的需要,深化相關的議題研習。
活動主要分為3個部分。首先是準備的階段,同學分組安排任務,分工合作蒐集與長幼共融相關的資料。同學就社區中有關長者生活的情G分為住屋、日常生活所需、社區照顧及交通等幾個範疇蒐集資料,從中他們發現附近的公營房屋有不少長者屋及長者宿舍,當中的獨居長者因缺乏親人照顧及行動不便等,在生活上感孤獨,所以同學便計劃就議題舉行探訪長者活動。
建築設計可配合長者需要
第二部分是探訪及考察活動。同學透過探訪獨居長者獲分配的住所,了解到公營房屋中針對長者需要的生活設計,如走廊有扶手協助他們步行,又在不同的位置設有緊急救命鐘保障長者安全。同時,在公共空間放置餐桌也讓長者可以有互相交流的平台。透過考察,同學了解到建築設計可以如何提升長者的生活素質。
最後,同學就探訪活動準備了不同的問題,有些與長者的成長經歷相關,可從中認識長者的生命歷程;有些則跟長者的生活需要相關,以了解他們對社區的印象和期望改善的問題。
同學要留意的是,實地考察能夠學習到多與少,與事前事後的準備工夫做得足夠與否有直接關係。正如同學生活在社區之中,經常在商場吃喝購物,但不知道社區的潛在問題,這就是日常生活消費和深度考察的最大差別。考察前要做好準備工夫——蒐集、閱讀背景資料及擬定對受訪者的提問;出發前先查考地區的地理環境、準備考察當天所需的器材物品如文具、相機;在考察過程中要細心觀察,途中和事後要跟同學和教師一起分享及作小總結等。
考察後的分享也相當重要,可以將部分學生的研習成果,貢獻全班以至全級同學。一般而言,在考察活動後,同學可以在早會分享、製作文字報告及小組匯報。同時,筆者鼓勵同學利用創意的手法來總結社區考察的成果,例如就上述的主題活動,我校的同學便分別為長者製作了生命紀錄冊和影片,記錄長者的生活點滴,並將學習歷程和議題重點記錄下來,以豐富其他同學對相關議題的認知,也為未來同學在探究長幼共融的議題時,提供了良好的研習材料。
■知多點
老幼同住互相照料
鄰舍輔導會2018年3月推出「賽馬會社工創新力量:1家1共居計劃」,74歲獨居的陸婆婆與28歲任職售貨員的Rachel是首個成功配對個案。計劃以低於市價兩成租金把空置房間租予職青,機構代婆婆收租並承諾跟進兩年,社工會定期致電及上門家訪。
她們於2018年9月接受《明報》訪問,兩人不像租客與業主,倒似宿友。陸婆婆早上見Rachel未醒,會叫她起H,離開家門前兩人還坐在H邊聊天。天已晚,Rachel見婆婆未歸家憂心,會撥一通電話找她。
鄰舍輔導會服務督導主任王旭明有感以往長者服務模式多是致電關心,但試過無法聯絡一名婆婆,上門才揭發她在家暈倒,加上獨居長者及雙老家庭漸多,於是思考如何加強支援。「如果找個人入間屋就好」,他和其他社工本茬o想法,促成此計劃,解決年輕人住屋問題,也令長者獲關顧。
王旭明透露,到長者中心宣傳時曾有長者攀談,稱可提供單位,但王發覺他們只是想出租,無共居概念,「我會叫他們去找地產經紀」。他希望長者認同服務理念,與年輕人互相幫助。長幼共住在港不流行,他不知試驗計劃能走多遠,只望啟發社會,也許有天能遍地開花。
文、圖:中學公民教育主任及通識教育科教師 洪昭隆
[通通識 第5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