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灣區規劃中香港作為核心城市,主要被定位為金融中心和創科中心,但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香港若要重新定位發揮新作用, 應把握法律仲裁中心、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及航運樞紐三大角色。 領灣區企業法律接軌國際 蔡冠深於《明報》主辦的「香港再定位」高峰論壇上表示,香港比大灣區其他地方優勝之處,在於行使普通法,法律水平是國際化的,亦有足夠法律人才同時了解內地與國際法律,可以引領區內企業在法律水平上與國際接軌。現時,在香港完成的法律仲裁,可以在港澳及其他160個國家執行,顯示香港的法律獲國際上認證,如果內地企業有商業和科技上的爭議,均可在港仲裁。 早前財政預算案提到,會撥款1.5億元推動非政府機構開發爭議解決網上平台,蔡冠深認為此平台可為香港、內地以至全球的中小企提供簡便、便宜的爭議解決服務。 香港另外一個優勢是知識產權交易平台,蔡冠深指出,香港要成為大灣區的金融中心,除了為企業提供融資與上市平台,亦應大力發展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讓區內創科企業除了研發,亦能讓產業落地。 利用基建發揮樞紐地位 航運方面,蔡冠深認為香港應該藉大灣區的機遇,鞏固航運樞紐地位。他指出,對外方面,香港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碼頭業務量亦是全球前列,在香港5小時內能到全球一半人口的地方。對內方面,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可服務珠三角和廣東西部,這正是大灣區機場群、港口群所在。他認為香港應利用這些基建,發揮好大灣區航空樞紐地位,包括協調好大灣區的空域資源、航班管理、物流儲運中心等,配合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開拓多式綜合的運輸網絡。 蔡認為,香港過往一直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角色,香港所長正正就是國家所需,因此在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兩大政策方向下,相信香港可藉深化區域合作,開拓龐大商機,融入國家發展的新格局。 (大灣區系列˙香港再定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