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昨公布一項主動調查,就教育局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措施列出四大不足(見表),其中包括錄取非華語生人數僅多1人的學校所獲撥款多15倍,以及多年來未調整傳統上錄取較多非華語生小學的名單。有中學教師認為,教育局早年推動的非華語生學習中文架構,未能銜接中學文憑試文言文內容,同時期望撥款可運用在中史和通識等以中文教學的學科。
楊潤雄:歡迎報告 致力跟進
教育局長楊潤雄歡迎公署的調查報告,「有關建議將有助政府繼續完善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我們定必致力跟進」。
教育局於2014/15學年起,每年預留約2億元推動「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等措施,學校所獲撥款金額按非華語生人數分配,1至9名非華語生獲撥款5萬元,10至25名則有80萬元。申訴專員公署報告指出,錄取非華語生人數僅多1人的學校,所獲撥款可多15倍,建議考慮增加少於10名非華語生的中小學資助。
公署指出,非華語生幼稚園入學支援不足,不少幼稚園網頁內容以全中文撰寫,令非華語生家長語言不通致溝通困難。教育局回應公署,不曾收到非華語生家長反映為子女申請入讀幼稚園時遇到有關困難的意見。
較多非華語生小學名單 多年未更新
公署認為,教育局「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附錄三內「名單小學」列出的8間「傳統上錄取較多非華語學生的小學」,部分學校較非名單小學取錄的非華語生還少,家長無法掌握實G。
教師:中文學習架構未能銜接DSE
融樂會認為,「名單小學」的安排有間接鼓勵家長選擇非華語生比例較高學校之嫌,質疑直接影響主流教育制度中出現種族隔離現象,不利非華語生融入社會。
於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中學部任教的中文科鄺老師認為,「語文能力是打通的」,期望撥款除可用作聘請中文科教師,亦可用作加強中史和通識等學科的教學,又指現時「學習架構」未能協助非華語生學習文言知識,令他們難以應考中學文憑試,變相仍要應考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的中文考試。
取錄300多名非華語小學生的香港潮商學校,校長詹漢銘表示,政府多年沒按通脹調整撥款金額,儘管該校獲最高資助額150萬元,但同一筆資金已未能跟數年前一樣聘請5名合約教師,期望政府再增加資助。